观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观察》是一份曾在中国影响甚大的周刊,主编是储安平,该刊物在1940年代成为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最重要论坛。
1946年1月6日,在重庆召开了《观察》第一次发起人会议。同年9月1日,在上海创刊,16开本,每期约6万字,主要内容是议论政事、宣传自由民主。后《观察》的发行量攀升至105000份,在全国许多地区 (包括台湾)都有航空版。费孝通曾有言“《观察》及时提供了论坛,一时风行全国。现在五六十岁的知识分子很少不曾是《观察》的读者。”
《观察》多次登载批评国民党政府的文章,比如1947年10月25日储安平撰文的《评蒲特立的偏私的、不健康的访华报道》。1948年12月24日,国民党查封《观察》,直接原因是一期10月份《观察》刊出的军事通讯《徐淮战局的变化》,该文的特约记者遭追捕。
1949年11月1日,由于胡乔木的支持,《观察》在北京复刊,改为半月刊,发行量一落千丈,原来的作风也已荡然无存,登载了许多歌颂新政权的文章。1950年5月,停刊。
另外,与《观察》周刊同期发行有观察丛书,共16种:
- 张东荪,《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
- 潘光旦,《政学罪言》
- 吴恩裕,《唯物史观精义》
- 费孝通,《乡土中国》
- 吴世昌,《中国文化与现代化》
- 储安平,《英人·法人·中国人》
- 朱自清,《论雅俗共贪》
- 何永信,《中国在戥星上》
- 费孝通,《乡土重建》
- 萧乾,《红毛长谈》
- 樊弘,《两条路》
- 费孝通、吴晗等,《皇权与神权》
- 王了一,《龙虫并雕斋琐语》
- 周东郊,《新疆十年》
- 潘光旦,《估生原理》
- 储安平,《英国采风录》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书目
- 谢泳,《储安平与观察》,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9月,ISBN:7-5087-0701
页面分类: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历史 | 中国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