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前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zh-tw:銀河前哨;zh-cn:深空九号
zh-tw:銀河前哨;zh-cn:深空九号 | |
---|---|
Star Trek: Deep Space Nine | |
《銀河前哨》的標誌 |
|
分類 | 科幻 |
原著 | 瑞克·博曼(Rick Berman)與麥克·派勒(Michael Piller) |
演出 | 艾佛里·布魯克斯(Avery Brooks) 雷內·奧柏戎諾瓦(René Auberjonois) 妮可·德波爾(Nicole de Boer) 麥可·朵恩(Michael Dorn) 泰瑞·法瑞爾(Terry Farrell) 希洛克·洛夫頓(Cirroc Lofton) 柯姆·明尼(Colm Meaney) 阿明·辛默曼(Armin Shimerman) 亞歷山大·希迪格(Alexander Siddig,也叫希迪格·艾爾法迪爾(Siddig El Fadil)) 娜娜·維希特(Nana Visitor) |
國家 | 美國 |
集數 | 176 |
制片 | |
每集長度 | 44分鐘 |
发行 | |
首播频道 | 重播中 |
首播 | 1993年1月3日 – 1999年6月2日 |
《zh-tw:銀河前哨;zh-cn:深空九号》(Star Trek: Deep Space Nine,簡稱為ST:DS9或DS9)是由派拉蒙影業公司(Paramount)所製播,以吉恩·羅登貝瑞所創造的《zh-tw:星艦奇航記;zh-cn:星际旅行》時空為背景的科幻電視影集。它是《zh-tw:銀河飛龍;zh-cn:星际旅行之下一代》的衍生影集,從1993年至1999年總共製播了七季,原創人是瑞克·博曼(Rick Berman)與麥克·派勒(Michael Piller)。
目录 |
[编辑] 關於影集本身
這個影集違背了当时的《星艦奇航記》公式。它是第一部不以「星艦zh-tw:企業號;zh-cn:进取号」及它的航員為主角的影集,而是以記述圍繞在「zh-tw:深太空九號;zh-cn:深空九号」(Deep Space Nine)太空站周围所發生的事件為主。深太空九號原本是zh-tw:卡達西;zh-cn:卡达西人所建立的採礦太空站(原名「Terok Nor」),最近才交由星際聯邦與它所環繞的貝久星共同管理。在第一集裡,航員發現附近有個穩定的蟲洞,可以迅速地往返遙遠的第三象限(Gamma Quadrant)。這個發現瞬間讓這個太空站成為重要的戰略資產,也成為進入這個廣大未開拓宇宙空間的重要商業中心。
蟲洞裡住著一種超越時間之外的外星種族,它們並不了解其他生命體所生存的線性時空本質。對貝久人而言,這個外星種族是所謂的貝久先知,而這個蟲洞就是在上古預言所提到的貝久神殿。發現蟲洞的指揮官zh-tw:班傑明·席斯可;zh-cn:本杰明·西斯科(Benjamin Sisko)中校,後來被尊稱為「先知密使」(the Emissary of the Prophets),不過他對於這種精神上的角色覺得不是很舒服。
《銀河前哨》也招致不少批評,雖然電視指南(TV Guide)認為它在「演、編、製以及整體而言都是最好的星艦系列影集」[1]。然而,傳統星艦迷卻不能接受它,有的人對它粗糙的主題不滿,很早就不看了;其他人則是爭論說它背棄了星际旅行原創人吉恩·羅登貝瑞的原始構想,不過根據報導,羅登貝瑞在死前認可了這個影集的概念。它的影迷被稱為「九人」(Niners,這個名字來自於影集中出現的一支棒球隊名,而這支球隊則是以美式足球舊金山四九人隊而如此命名的),而且很勇於捍衛對於影集的批評。
它的收視率從來沒辦法跟前輩們一樣成功,而且《娛樂周報》(Entertainment Weekly)在一篇1990年代中期的一篇文章中確實認為《星艦奇航記》系列可能不久就會宣告結束它的旅程,不過它在重播時收視率一直不錯,所以派拉蒙又製播了其他兩部新的星艦影集。有些影迷認為,從對《銀河前哨》的批評之中來看,如果它抽離了星际旅行的時空設定獨立發行的話,也許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影迷。
[编辑] 劇情
《銀河前哨》跟先前的星艦系列影集不一樣的地方還包括橫跨好幾集的故事弧線。其他星艦影集傾向於在每一集的結尾保持現狀(status quo ante),讓每一集可以不按照製作的順序播映,而不會影響劇情的流暢。然而在這裡,在一集裡發生的事件常常會在之後的章節裡造成影響,或者是有後續發展,而且有時候會有連續好幾集的高潮戲。這個趨勢在影集接近結尾的時候更為加強,在這個時期它幾乎已經變成一齣連續劇。
例如一條故事弧線敘述班傑明·席斯可身為一個宗教表徵的角色。他一開始是公開地以不悅態度與懷疑來面對這個角色,並簡單地以「蟲洞外星人」來稱呼貝久先知,努力地維持他身為太空站指揮官的角色,以期與貝久人試圖加諸於他身上的責任有所區分。後來他漸漸地開始接受這個角色,在影集結尾的時候更是欣然接受。
在「獲取法則」(Rules of Acquisition)這一集裡,多明尼恩(Dominion)人首次登場,它們是第三象限裡的一個殘暴的帝國。多明尼恩人由一群被稱為創建者(Founders)的變形人(Changelings)種族(太空站總安全官歐多(Odo,也是這個種族的成員之一)所領導。他們曾經遭受非變形人(稱之為「固態人」(Solids))的迫害,所以他們現在將控制所有跟他們不一樣的種族。創建者另外創造了兩個種族來服務他們:沃塔(Vorta),奸詐狡猾的危險份子,負責外交工作;詹哈達(Jem'Hadar),強壯勇敢的突擊部隊。這兩個種族崇拜創建者,將他們視為神。
多明尼恩人侵略了第一象限,跟卡達西人組成了一個不穩定的聯盟,最後終於跟其他主要種族開戰。在影集的劇情演變過程中,忠誠和結盟一再地改變:星際聯邦跟卡達西人結盟、毀約、後又再度結盟;跟克林貢人爆發短暫的衝突;以及與羅慕倫人結盟等等。
《銀河前哨》另一個較為黑暗的劇情題材是31區,它是一個不屬於星際聯邦的秘密組織,但是它致力於保護星際聯邦。這個不民主的影子組織為它的不合法、道德上有疑慮的手段辯解說,它對於星際聯邦的永續存在是不可或缺的。31區在關於多明尼恩戰爭的好幾集裡佔有頗為重要的地位
佛瑞吉(Ferengi)人在這齣影集裡不再是星際聯邦的敵人,而變成一個政治地位中立的強大經濟力量。有許多集在探討佛瑞吉人資本主義的本質(通常以喜劇手法)。他們的生活與商業行為都遵守獲取法則(Rules of Acquisition)的指引。
許多角色也有他們自己的邪惡思想,以及跟他們的角色相關的特定故事等等。
婕琪·戴克斯(Jadzia Dax)這個角色是個楚爾人(Trill);她是個年輕女性,被一個超過三百歲的戴克斯共生體(Dax symbiont)所寄生。這也讓她繼承了七段之前共生體宿主(男女皆有)一生的記憶。在「重聚」(Rejoined)這一集裡,婕琪遇到了前一個男性宿主的妻子,於是就有了兩個女人接吻的情節。
歐多(Odo)是個變形人(shapeshifter),負責太空站的保全工作,有強烈的正義感,諸事講求公平。他被一股想要找到跟他一樣的變形人,以及他從哪裡來的渴望所駕馭。最後他發現他是創建者的一員,這使得他在渴望跟他的人民團聚,與奇拉(Kira)少校的愛之間猶豫不決。
《銀河飛龍》裡的武夫在第四季加入了《銀河前哨》的演員陣容,以挽救逐漸下滑的收視率。有許多集敘述了他試圖在克林貢血統與星聯任務之間取得平衡的努力。
[编辑] 主題
《銀河前哨》擺脫了之前《星艦奇航記》影集裡面蘊含的一些烏托邦主題。它更專注於探討戰爭、宗教、政治妥協、以及其他現代議題等等。
影集裡最為突出的主題是極為篤信宗教的貝久人,在受到卡達西人壓迫的年代過去後,試圖重建他們的世界與經濟。貝久人和卡達西人之間的關係刻意地被強力描寫成暗諷猶太人大屠殺;卡達西人把貝久人關在生活條件很差的奴隸勞動集中營裡,殺害貝久人並不犯法,並對於他們的行動不被認為是為了貝久人好而感到遺憾。深太空九號太空站上的大副,奇拉·奈瑞斯(Kira Nerys),原本是地下反抗組織領導人,曾經發動過許多破壞與顛覆活動。不過現在她必須適應她的新角色,學習善用外交手段與耐心。
卡達西人和貝久人之間的關係,本質上可以看成一種殖民關係。就像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的《白人的重擔》(The White Man's Burden)這首詩裡所提到的一樣,卡達西人認為他們自己在科技上與文化上都比較優越。根據一位卡達西指揮官杜卡特(Dukat)的記載,在第一次接觸的那個時候,卡達西人在各方面至少比貝久人先進四百年。卡達西人假借開化貝久人(文明)的名義,強迫設立勞動營,意圖掏空貝久星的各種資源。貝久戰士所採取的游擊戰術終於解除了加諸在他們身上的殖民枷鎖,就像1960年代與1970年代許多殖民地爭取獨立所採取的方法一樣。
《銀河前哨》裡所刻畫的星艦時空是一個介於銀河裡各個大國之間的強權政治(power politics)時代。在這齣影集之前,星際聯邦被描寫成一個受人權主義所指引的接近乌托邦的社會。相反地,《銀河前哨》裡的星際聯邦試圖在它的高度理想性與銀河的政治現實裡取得平衡。這個主題跟現在的國際情勢相符——混合了國與國之間的強權政治,以及全球化所帶來的讓國際合作迅速成長的途徑。
[编辑] 演員陣容
[编辑] 主角
演員 | 軍階 | 種族 | 角色 | 身分 |
---|---|---|---|---|
艾佛里·布魯克斯(Avery Brooks) | 中校/上校 | 人類 | 班傑明·席斯可(Benjamin Sisko,台視譯為席班爵) | 指揮官 |
娜娜·維希特(Nana Visitor) | 少校/上校(中校) | 貝久 | 奇拉·奈瑞斯(Kira Nerys,台視譯為琪拉。)奇拉是姓氏(貝久人姓氏在前,同中、日文姓氏),應保持中性。 | 對貝久的聯絡官/大副 |
泰瑞·法瑞爾(Terry Farrell) | 上尉/少校 | 崔爾 | 婕琪·戴克斯(Jadzia Dax,台視譯為戴婕琪) | 科學官(一到六季) |
亞歷山大·希迪格(Alexander Siddig),在前三季叫做希迪格·艾爾法迪爾(Siddig El Fadil) | 中尉/上尉 | 人類(基因改造) | 朱利安·巴希爾(Julian Bashir,台視譯為巴希爾) | 總醫官 |
柯姆·明尼(Colm Meaney) | 上士 | 人類 | 邁爾斯·歐布萊恩(Miles O'Brien,台視譯為歐瑞安) | 總作戰官/總工程師,值得注意的是歐布萊恩是星艦奇航記影集裡第一個士兵(軍士)軍階的主角。 |
雷內·奧柏戎諾瓦(Rene Auberjonois) | 無 | 創建者變形人 | 歐多(Odo) | 總安全官(治安官) |
麥可·朵恩(Michael Dorn) | 少校 | 克林貢 | 武夫(Worf) | 戰略作戰官(四到七季) |
妮可·德波爾(Nicole de Boer) | 少尉/中尉 | 崔爾 | 艾莉·戴克斯(Ezri Dax) | 顧問(第七季) |
阿明·辛默曼(Armin Shimerman) | 平民 | 佛瑞吉 | 夸克(Quark) | 酒保 |
希洛克·洛夫頓(Cirroc Lofton) | 平民 | 人類 | 傑克·席斯可(Jake Sisko) | 班傑明之子 |
[编辑] 配角
- 巴瑞里·安多斯(Bareil Antos),貝久主教(Vedek),由菲利普·安格理(Philip Anglim)飾演。
- 布朗特(Brunt),佛瑞吉商業部(FCA,Ferengi Commerce Authority)官員,佛瑞吉人,由傑佛瑞·可姆斯(Jeffrey Combs)飾演。
- 柯拉斯·達瑪(Corath Damar),卡達西將軍/上校,多明尼恩戰爭裡的卡達西第二領導人/卡達西反抗軍的領導人,由凱西·畢格斯(Casey Biggs)飾演。
- 史葛蘭·杜卡特(Skrain Dukat),卡達西上校(Gul),Terok Nor(深太空九號原本的卡達西名字)的前任指揮官,多明尼恩戰爭裡的卡達西第一領導人,由馬克·阿萊摩(Marc Alaimo)飾演。
- 麥克·愛丁頓(Michael Eddington),少校,前深太空九號成員之一,後來成為馬奇斯領導人,由肯尼斯·馬歇爾(Kenneth Marshall)飾演。
- 維克·方泰恩(Vic Fontaine),全像甲板交誼廳裡的歌手,由詹姆斯·達倫(James Darren)飾演。
- 伊利姆·葛拉克(Elim Garak),平民,卡達西流亡份子、裁縫,曾當過間諜、也曾是達瑪反抗軍的一員,由安德魯·羅賓森(Andrew Robinson)飾演。
- 高隆(Gowron),克林貢總理,由羅伯特·歐萊里(Robert O'Reilly)飾演。
- 伊斯卡(Ishka),夸克與隆的母親,由希希莉·亞當斯(Cecily Adams)與安德莉亞·馬丁(Andrea Martin)飾演。
- 麗塔(Leeta),達波(Dabo)女郎,隆的妻子,由崔斯·馬斯特森(Chase Masterson)飾演。
- 馬托克(Martok),克林貢將軍,在多明尼恩戰爭結束後成為克林貢總理,由約翰·加曼·賀茲勒(John Garman Hertzler)飾演。
- 孟(Morn),夸克酒吧常客,由馬克·艾倫·雪柏(Mark Allen Shepherd)飾演。他的名字來自影集《Cheers》裡面的角色諾姆(Norm)。
- 諾格(Nog),少尉/中尉,佛瑞吉人,隆的兒子,是第一個加入星際艦隊的佛瑞吉人,由阿隆·艾森柏(Aron Eisenberg)飾演。
- 惠子·歐布萊恩(Keiko O'Brien),邁爾斯·歐布萊恩的妻子,由羅莎琳·趙(Rosalind Chao)飾演。
- 莫莉·歐布萊恩(Molly O'Brien),邁爾斯·歐布萊恩的女兒,由花·波多江(Hana Hatae)飾演。
- 稀羅義·歐布萊恩(Kirayoshi O'Brien),邁爾斯·歐布萊恩之子。
- 歐帕卡·蘇蘭(Opaka Sulan),在班傑明·席斯可到達深太空九號的時候,她是當時的貝久教宗。由卡蜜拉·沙維歐拉(Camille Saviola)飾演。
- 隆(Rom),佛瑞吉人,夸克的兄弟,曾經在夸克酒吧擔任侍者,也曾在貝久民兵組織裡擔任工程師,在多明尼恩戰爭結束後成為大尼加斯(Great Nagus,佛瑞吉領導人)。由麥克斯·郭登區(Max Grodénchik)飾演。
- 威廉·羅斯(William Ross),中將,多明尼恩戰爭期間的艦隊指揮官,由貝瑞·珍納(Barry Jenner)飾演。
- 夏卡·伊東(Shakaar Edon),卡達西佔領期間的貝久反抗軍領導人,後來成為貝久星的第一大臣,由鄧肯·雷傑(Duncan Regehr)飾演。
- 珍妮佛·席斯可(Jennifer Sisko),班傑明·席斯可的第一任妻子,以及傑克·席斯可的母親,由菲利西雅·貝爾(Felecia M. Bell)飾演。
- 約瑟夫·席斯可(Joseph Sisko),班傑明·席斯可的父親,以及傑克·席斯可的祖父,由布洛克·彼得斯(Brock Peters)飾演。
- 盧瑟·索隆(Luther Sloan),31區特工,由威廉·山德勒(William Sadler)飾演。
- 恩艾布倫·泰恩(Enabran Tain),卡達西秘密警察組織黑曜石軍團(Obsidian Order)的前任主管,由保羅·杜雷(Paul Dooley)飾演。
- 星媽(Lwaxana Troi),貝塔星大使,由瑪婕爾·巴瑞特(Majel Barrett)飾演。
- 維庸(Weyoun),沃塔人,多明尼恩第一象限軍團的指揮官,由傑佛瑞·康布斯(Jeffrey Combs)飾演。
- 溫·阿達米(Winn Adami),貝久教宗(Kai),由露易絲·佛萊區(Louise Fletcher)飾演。
- 卡希迪·葉慈(Kasidy Yates),船長(私人運輸船),班傑明·席斯可的愛人與第二任妻子,由潘妮·強森(Penny Johnson)飾演。
- 齊克(Zek),佛瑞吉聯盟的領導人,由華勒斯·蕭(Wallace Shawn)飾演。
- 托拉·吉雅(Tora Ziyal),杜卡特的非法女兒,貝久與卡達西混血,伊利姆·葛拉克的愛人,由希雅·貝登(Cyia Batten)、崔西·米登朵夫(Tracy Middendorf)、以及梅蘭妮·史密斯(Melanie Smith)這三個女演員飾演。
- 女變形人(Changeling),創建者在第一象限的代表,由沙洛美·珍斯(Salome Jens)飾演。
[编辑] 禁忌
《銀河前哨》在播映期間打破了許多禁忌。
- 在「重聚」這一集裡,有兩個女性(其中一個是婕琪·戴克斯)角色擁抱在一起熱吻。雖然這個吻的故事背景是戴克斯共生體的前一任宿主是男性,而且他深愛著這位被親吻的女性,不過這一集還是收到不少批評。(一開始這個被親吻的角色,李娜拉·康醫生(Lenara Kahn),是男性的身份)這一集於1995年10月30日首播,一年半之後,在情境喜劇《艾倫愛說笑》(Ellen)裡出現了受爭議的出櫃轉變。
- 在第六季的一集「時間的孤兒」(Time's Orphan)裡,愛爾蘭裔的歐布萊恩大罵一句英格蘭髒話「Bollocks!」。雖然這個字在美國不大可能會激怒許多人,不過當影集在英國白天時段播映時,這句話被消音了。在另外一集,歐布萊恩稱呼卡達西人為「Cardie bastards」。
- 在星辰之外這一集裡,一個角色喊出了「為了基督的緣故!」(For Christ's sake!)這句話。不過在美國商業電視上很少會允許這句話的出現。
- 同樣在「星辰之外」這一集裡,有個角色使用了「黑鬼」(nigger)這個詞。雖然希洛克·洛夫頓飾演的是一個1950年代的黑人,對於黑人將來也無法去太空這件事感到悲觀,只有那些跟鞋子一樣「白得發亮」的白人才有機會,而他覺得白人歧視黑人,認為黑人什麼都不是,一堆黑鬼而已。
- 常常被批評的一集「賺錢與蕾絲」(Profit and Lace)裡,夸克為了嘲諷而男扮女裝。
- 在「誠摯地邀請您… … 」(You are Cordially Invited...)這一集裡,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現了「娼妓」(slut)這個罵人的詞。希瑞拉(Sirella)在看到戴克斯辦了一個既喧譁又邋遢的派對之後,罵她是理沙星(Risa)來的娼妓。
[编辑] 冷知識
- 艾佛里·布魯克斯(班傑明·席斯可)、娜娜·維希特(奇拉·奈瑞斯)、雷內·奧柏戎諾瓦(歐多)、亞歷山大·希迪哥(朱利安·巴希爾)、以及阿明·辛默曼(夸克)是少數幾個每一集都有出場的角色。其他像是柯姆·明尼則是經常需要休息、希洛克·洛夫頓出場的時間有限、其他常出現的角色則是因為合約限制的關係。
- 馬克·阿萊摩(都卡特上校)、約翰·加曼·賀茲勒(瓦肯上校/馬托克將軍)、阿隆·艾森柏(諾哥)、以及馬克·艾倫·雪柏(孟),是除了主角之外少數幾個在首末兩集都有出場的演員。
- 雷內·奧柏戎諾瓦、艾佛里·布魯克斯、麥可·朵恩、亞歷山大·希迪哥、安德魯·羅賓森、以及《銀河飛龍》的演員李瓦·波頓、強納森·佛瑞克斯同時也擔任了影集某幾集的導演工作。東恩有在《星艦前傳》裡擔任導演。羅賓森也有在《重返地球》裡擔任導演工作。
- 「Trials and Tribble-ations」是第一個《銀河飛龍》時代的星艦影集中,出現一個以上《星際爭霸戰》演員的一集。藉由優異特效的輔助,甚至還有柯姆·明尼被年輕的科克艦長嚴詞詢問關於一場太空站上戰鬥的情節。
- 資產清理人布朗特,來自佛瑞吉商業部的一個令人不愉快的角色,是由傑佛瑞·可姆斯飾演。他也飾演了同樣令人討厭的維庸,來自多明尼恩的佛他管理人,他同時也是影集裡死最多次的角色。可姆斯也有在《星艦前傳》裡飾演安多里人(Andorian)。
- 孟是影集裡唯一一個沒有任何對白的角色。由於有非常多的影迷喜歡這個沈默的角色,所以劇組在第六季特別為他寫了一集:「誰為孟哀悼?」(Who Mourns for Morn?)。諷刺地是,他還是沒有說話。
- 曾經客串演出的其他星艦影集主角包括:派崔克·史都華、強納森·佛瑞克斯、以及提姆·路斯等等。在第二季的「血誓」(Blood Oath)這一集裡,約翰·可利可斯(John Colicos)、威廉·坎貝爾(William Campbell)、與麥克·安薩拉(Michael Ansara)再度飾演他們曾經在最初的星艦影集《星際爭霸戰》裡的角色:最早出現的三個克林貢人,寇(Kor)、克洛斯(Koloth)、以及剛(Kang)。
- 金像獎得主露易絲·佛來區在影集裡演出一個配角,貝久人的精神領袖貝久教宗溫·阿達米。
- 其他客串演出或是擔任配角的名人有凡妮莎·威廉斯(Vanessa L. Williams)、影集《救命鈴聲》(Saved by the Bell)裡的拉克·佛喜斯(Lark Voorhies)、詹姆斯·康姆威(James Cromwell)、蓋布瑞莉·優尼恩(Gabrielle Union)、伊吉·帕普(Iggy Pop)、以及詹姆斯·達倫(James Darren)等等。
[编辑] 延伸閱讀
- 銀河前哨影集列表
- 銀河前哨再出發
- 巴比倫五號與銀河前哨的相似處
[编辑] 外部連結
|
||
---|---|---|
电视系列剧 | zh-tw:星際爭霸戰;zh-cn:原初系列 (剧情)· zh-tw:動畫版;zh-cn:动画系列 (剧情)· zh-tw:銀河飛龍;zh-cn:下一代 (剧情) · zh-tw:銀河前哨;zh-cn:深空九号 (剧情)· zh-tw:重返地球;zh-cn:航海家号 (剧情) · zh-cn:进取号;zh-tw:星艦前傳 (剧情) | |
zh-tw:星際爭霸戰;zh-cn:原初系列衍生电影 | 星艦迷航記 · zh-tw:星戰大怒吼;zh-cn:可汗的怒吼 · 石破天驚 · 搶救未來 · 終極先鋒 · zh-cn:未来之城;zh-tw:邁入未來 · zh-tw:星艦奇航記;zh-cn:星际旅行XI(2008年预发行) | |
zh-tw:銀河飛龍;zh-cn:下一代衍生电影 | zh-cn:日换星移;zh-tw:日換星移;zh-hk:星空奇兵 · zh-tw:戰鬥巡航;zh-cn:第一类接触 · zh-tw:星際叛變;zh-cn:起义 · zh-tw:星戰啟示錄;zh-cn:复仇女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