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帝國三部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zh-tw:以撒;zh-cn:艾萨克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zh-tw:以撒;zh-cn:艾萨克
- zh-tw:艾西莫夫;zh-cn:阿西莫夫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zh-tw:艾西莫夫;zh-cn:阿西莫夫
- zh-tw:蒼穹一粟;zh-cn:蒼穹微石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zh-tw:蒼穹一粟;zh-cn:蒼穹微石
銀河帝國三部曲(The Galactic Empire Trilogy),是美國作家以撒·艾西莫夫早期的科幻小說,除了三部長篇小說之外尚包含一篇短篇小說。依照寫作順序表列如下:
- 1945年 〈Blind Alley〉,短篇小說,後收錄於《The Early Asimov》
- 1950年 《蒼穹一粟》(Pebble in the Sky),艾西莫夫第一部長篇小說
- 1951年 《繁星若塵》(The Starts, Like Dust)
- 1952年 《星空暗流》(The Currents of Space)
「銀河帝國三部曲」與「基地系列」的故事背景相同,但是彼此之間並未緊密結合,也可視為是各自獨立的作品。「銀河帝國三部曲」比較無人所知的特色是艾西莫夫打造的未來銀河帝國,還有一些未來科技,像是「超時空躍遷」、「爆破槍」和「神經鞭」,以及著名的特殊景點,首都行星川陀(Trantor)。「銀河帝國三部曲」與「機器人系列」扯上關係,是在後來的《機器人與帝國》裡,艾西莫夫揭露地球為何充滿放射性時,提到了《繁星若塵》和《蒼穹一粟》的故事。而〈Blind Alley〉也是唯一設定在基地宇宙背景裡的短篇小說。
艾西莫夫最初並未刻意將這個系列寫成三部曲,三本書的關聯亦十分薄弱。因此,這個系列的知名度遠比另外兩個系列低很多。後來,他從新寫科幻小說,決定統一「機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艾西莫夫遇到很大的困難,因為他最初並沒有想過要這樣做。兩個系列的設定根本完全無關。他決定擴寫兩大系列的故事,並用「銀河帝國三部曲」作為中間的橋樑。如上文所言,「銀河帝國系列」嚴格來說並非什麼三部曲。三部小說分別講述三個在銀河帝國建立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故事。角色之間沒有特別的關係,故事強調主角的個人太空歷險過程多於討論帝國的興起。但是無論如何,「銀河帝國三部曲」幫助了艾莫西夫統一其小說,並且開展了銀河帝國兩萬年的歷史。
這三部小說並沒有特別的聯繫,從任何一本開始閱讀都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依據故事發生的順序,閱讀次序建議為《繁星若塵》《星空暗流》《蒼穹一粟》。
[编辑] 外部連結
以撒·艾西莫夫科幻小說簡表 | |
基地系列 | |
基地前傳 | | 基地前奏 | zh-tw:基地締造者;zh-cn:迈向基地 | |
基地三部曲 | | 基地 | 基地與帝國 | 第二基地 | |
基地後傳 | | 基地邊緣 | 基地與地球 | |
銀河帝國系列 | | 繁星若塵 | 星空暗流 | zh-tw:蒼穹一粟;zh-cn:苍穹微石 | |
機器人系列 | | 鋼穴 | 裸陽 | 曙光中的機器人 | 機器人與帝國 | |
非系列作品 | | 我,機器人 | 正子人 | 夜幕低垂 | 醜小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