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大地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關東大地震(日本語:関東大震災「かんとうだいしんさい」)是於大正12年(1923年)在日本時間9月1日早上11:58分時,發生在日本關東平原的地震災害,高達芮氏規模7.6,震央位於相模灣的伊豆大島,屬於上下垂直型的地震。影響範圍包括了東京都、神奈川縣、千葉縣以及靜岡縣。又稱為東京大地震。
關東大地震產生的原因眾說紛紜,最多人的說法是在5分鐘內發生三起地震所構成的。最初的地震是發生在日本時間11時58分32秒、規模7.9的雙中心地震,發生地點於相模灣兩側的半島,地震歷經時間約15秒。第二個是12:01,規模7.3的餘震,第三個是12:03,規模7.2的餘震。這三個地震合計連續搖了大概5分鐘以上。
由於地震發生時間在中午炊飯之際,大多數人家遭逢巨大地震無法及時反應,導致炊具倒塌或崩壞,火苗紛紛竄起,造成東京市超大規模火災。一些逃到避難所或是防空洞避難的市民,無論老少更是集體被祝融吞噬;比起純粹地震引起的損害,地震後引起的大火災造成的損害更是巨大、慘烈。
火災發生後,有謠言傳出是在日本的韓國人縱火釀災,引起許多市民憤怒,於是展開大規模私刑報復韓國人的事件發生。
[编辑] 受害者人數
- 死亡人數、失蹤人數:約14萬2千8百人(官方統計死亡者約105,385人)
- 避難人數:190萬人以上
- 倒塌建築物:12萬8千棟
- 因火災燒毀之建築物:44萬7千棟
關東大地震死亡人數在日本從明治時代以來排名為第1位,在世界排名第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