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元硬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元硬幣是一種現行流通的香港貨幣,面額為$1港元。香港人以「一蚊銀」作為一元的稱呼。
[编辑] 歷史
香港政府於1866年首鑄壹圓硬幣,含銀九成。1868年因香港造幣廠結業,港府停止鑄造壹圓硬幣,外國貿易銀圓,如墨西哥「鷹洋」便在香港流通,代替停鑄的港幣壹圓銀幣。
1895年,港府引入英國貿易銀圓(被稱為「站洋」或「港光」)作香港壹圓貨幣,一面鑄有不列顛尼亞女神像和英文面額「ONE DOLLAR」,另一面則鑄有中文面額「壹圓」和馬來文面額。
1935年起,港府立法禁止外國貨幣在港通用,於是便由政府印行壹圓鈔票,至1959年止。
1960年起,港府又重新鑄造壹圓硬幣,以紅銅鎳合金鑄造,一面鑄有當時在位的英女皇伊利莎白二世的肖像,另一面則鑄有面值「香港壹圓」。
1970年開始,壹圓硬幣由原本的安全邊改為齒邊。
1978年起,壹圓硬幣面積縮小。
1993年起改為鎳鋼合金鑄造,但試驗失敗,遂於1994年開始改回以紅銅鎳合金鑄造。
1997年又有發行鑄上麒麟圖案的回歸紀念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