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鸭龙 保护现状:化石 化石年代:上白堊紀 |
||||||||||||||||||
---|---|---|---|---|---|---|---|---|---|---|---|---|---|---|---|---|---|---|
分类 | ||||||||||||||||||
|
||||||||||||||||||
種 | ||||||||||||||||||
|
鸭龙(學名Anatosaurus)原是鴨嘴龍科下的一個屬,由於其下已知的種都已經被分到其他屬中而被認為是「同物異名」。鴨龍的名字是由拉丁文的「鴨」而來,由於牠有著像鴨嘴的嘴而被命名,故其中文名亦可稱鴨嘴龍或鴨形龍,但與另一屬的鴨嘴龍(Hardosaurus)有所分別。
[编辑] 分類
鴨龍的模式種是「A. annectens」,已被另外分類在埃德蒙頓龍屬(Edmontosaurus)中,改為「E. annectens」。同樣地,另一種鴨龍「A. saskatchewanensis」(原先為強龍)亦被分類在同一屬中,改名為薩斯喀徹溫埃德蒙頓龍(E. saskatchewanensis)。而「A. edmontonensis」(或稱為「A. edmontoni」)則被編入為「E. annectens」。
另外兩個鴨龍的種:原先是糙齒龍的「A. longiceps」及科氏鴨龍(A. copei)(存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著名的化石)都被發現與埃德蒙頓龍不同,而被分類在大鴨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