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复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以前进行的复制过程,复制的结果是一条双链变成两条一样的双链(如果复制过程正常的话),每条双链都与原来的双链一样。
这个过程是通过名为半保留复制的机制来得以顺利完成的。半保留複製是由華生與克里克所預測,並且由麥賽爾森(Matthew Meselson)和斯特爾(Franklin Stahl)於1958年進行研究而得以證實。
复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起始阶段:解旋酶在局部展开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为单链,引物酶辨认起始位点,以解开的一段DNA为模板,按照5'到3'方向合成RNA短链。形成RNA引物。
- DNA片段的生成:在引物提供了3'-OH末端的基础上,DNA聚合酶催化DNA的两条链同时进行复制过程,由于复制过程只能由5'->3'方向合成,因此一条链能够连续合成,另一条链分段合成,其中每一段短链成为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s)。
- RNA引物的水解:当DNA合成一定长度后,DNA聚合酶水解RNA引物,补填缺口。
- DNA连接酶将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DNA分子。
最后DNA新合成的片段在旋转酶的帮助下重新形成螺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