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IPS技術為日本日立公司於1995年開發成功的IPS技術,為一種LCD廣視角技術,廣泛的被使用在LCD-TV的製造上的技術.
顯示原理: IPS型與TN型都是使用向列型液晶,兩者不同的特徵是施加於液晶分子的電場不同. TN型的電極在兩片基板上面,施加的電場方向是垂直於基板,液晶分子相對於基板是平行與垂直兩個方向運動. IPS型的施加電場方式是水平的,因此液晶分子是平行於基板進行扭轉運動,未施加電場的液晶分子是平行基板配向(homogeneous),上下二片偏光板是90度交叉配置,底層偏光板的偏光軸與液晶分子的配像是相同,入射光經由平行配列的液晶層,直線前進不改變行進方向,射出光無法通過上層偏光板,所以呈現不透光的黑色狀態,施加電場後,液晶分子會扭轉,在液晶層產生雙折射率,這會改變入射光行進的方向,通過上層偏光板,呈現透光狀態.液晶分子平交於基板作扭轉運動,未施加電場,液晶分子配列在小預傾角時,黑色狀態的視角是增大了,導致明暗比的視角也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