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
|
---|---|
Mozilla Suite 浏览器的界面 |
|
开发者: | Mozilla基金會 |
稳定版本: | 1.7.13 (2006年4月21日) [+/-] |
预览版本: | 1.8b1 (2005年2月26日) [+/-] |
操作系统: | 跨平臺 |
用途: | 網際網路套裝 |
软件授权: | MPL, MPL/GPL/LGPL 三方授權 |
网站: | www.mozilla.org |
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簡稱Mozilla Suite,原稱Mozilla)是一套免費的、跨平台的互聯網應用套裝軟體,它的组件包括Navigator(網頁瀏覽器)、Mail & Newsgroups(电子邮件客戶端)和Composer(HTML編輯器)。該軟體的源代碼是完全開放的,可在Linux、Windows、Mac OS下運行。
目录 |
[编辑] Mozilla的历史
Mozilla最初是Netscape Navigator浏览器使用的内部名称。名字来自Mosaic和Godzilla(怪兽哥斯拉)两个词的结合,意为“Mosaic终结者”。1998年3月31日,Netscape在源码开放许可证的安排下,公开了Netscape Communicator的大部分源代码(包括Netscape Navigator browser浏览器)。这个项目沿用了Mozilla的名称,并且新成立了Mozilla开发社团,及其专门网站mozilla.org。
不久后,Communicator的源代码差不多被全部抛弃,Mozilla社团开发出更稳定、更多功能的新一代浏览器。
此后,Mozilla.org一直在AOL的资助下进行研发活动。2003年7年,AOL中止了与Mozilla.org的关系,新成立的Mozilla基金会成為主要资助來源。基金会是非盈利组织,主要由mozilla.org的成员组成,拥有与Mozilla相关的一切知识产权。它的启动资金由AOL、IBM、Sun微系统和Red Hat捐赠,但是当AOL宣布将与微软合作之后,基金會切断了与AOL的所有联系。
[编辑] Mozilla命名與開發原則
自1.0版起,mozilla.org計畫每四個月發行一個版本。與其它消費者軟體(consumer software)不同,Mozilla是開發軟體(development software),主要是給別的軟體開發者(如網景)用來作自己的軟體,所以每個版本算是個開發里程碑版(milestone release)。一個新的里程碑版可能有更多的功能,也可能較不穩定,看那四個月裡程式設計師作甚麼樣的改變。
每個里程碑開發開始是一段大約五個禮拜的不穩定開發(unstable development)過程。這段時間裡設計師可能任意套用檢查過的程式碼改變。這時間最後mozilla.org將發行一個Alpha版。接下來是大約五個禮拜的的Beta里程碑,這時間內只有較不會影響產品穩定性,尤其是更進 Alpha期的改變,的程式碼改變會被套用。Beta最後mozilla.org將發行一個Beta版。這時程式碼將被分開成主幹 (trunk) 與分枝 (branch)。主幹的程式碼將進行下一個里程碑的開發。分枝的程式碼將繼續它的穩定性開發。從 Beta 版到最後里程碑版間 mozilla.org 可能會發行候選版本(release candidate),意思是這版本跟近期將發行的里程碑版很接近,但可能有小瑕疵。
分支後,一個版本可能成為穩定分支 (stable branch) 或維修分支 (maintainence branch)。目前的穩定分支有 1.0.x 與 1.4.x。在里程碑版發行後,程式設計師將繼續「維修」分支的程式碼,修理安全問題與改善穩定性。一般來講,穩定版 (stable release) 不會有新的功能,不過 Mozilla 1.4.1 將有拼字修正,可能是因為拼字修正在 mozdev.org 已經開發很長一段時間了吧。
對軟體開發者來講,穩定分支給他們穩定的程式碼(主幹的基本程式碼可能會一變再變),也讓他們可以最產品進行修正。最一般使用者來講,穩定分支給他們更穩定更安全的程式。
原本 Mozilla 1.5 或 1.6 是要做最後的 Mozilla 套裝版,不過許多程式設計師偏好套裝版,也有許多給 Mozilla Firefox 的程度碼也被套用在套裝版的程度碼(或套裝版套用在 Mozilla Firefox)。在加上網景已經開除它所有的程式設計師,所以 Mozilla 的開發最近較緩慢,也沒走預期的方向。mozilla.org 的主要職員已經有一段時間說要更新他們的 Development Roadmap 來反應現實,所以在未來 Mozilla 開發的方式可以還有改變。
[编辑] Seamonkey、Firefox、Thunderbird與Camino
Mozilla 又名 SeaMonkey,是 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 (套裝軟體) 的計劃代名(project codename)。
Firefox(最初名為 Phoenix,后改名為 Firebird,現定為 Firefox)是 mozilla.org 一個單套瀏覽器的計劃代名。Mozilla FireFox 的網頁引擎與 Mozilla 的幾乎一樣,但它使用介面經過大量改良讓它更輕、更快、更具實用性。
Thunderbird 是 Mozilla 的郵件/新聞元件單套軟體的計劃代名。
Camino(原名Chimera)是 Mozilla針對Mac OS X平台所特別推出的瀏覽器,有著獨特設計的介面和優秀的瀏覽速度。
[编辑]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 Mozilla 官方網站
- Mozilla 中国中心
- moZine 社区
- Mozilla Taiwan (Mozilla 軟體官方正體中文化團隊)
- Mozilla Taiwan WIKI
- 非官方網站
- 其他相關文章
|
|
---|---|
Gecko核心 | Mozilla Firefox - SeaMonkey - Netscape Browser - Mozilla - Sylera - Epiphany - Camino 等 |
KHTML(AppleWebKit)排版引擎 | Safari - Shiira - Konqueror - OmniWeb 等 |
Trident核心(IE元件) | Internet Explorer - Sleipnir - GOSURF - GreenBrowser - Maxthon - KKman - Donut - Lunascape等 |
獨自排版引擎 | Opera - mosaic - iCab - Amaya - Netscape Communicator - Netscape Navigator 等 |
文字瀏覽器 | Lynx - w3m 等 |
關聯項目 | 網頁瀏覽器列表 - 網頁瀏覽器比較 - HTML - HTML排版引擎 - 分頁瀏覽器 - 網頁伺服器 - 瀏覽器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