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目录 |
[编辑] 簡傳
何休字邵公,東漢樊城人(鄰近曲阜)。父親何豹,擔任過九卿之中的少府,何休依據漢代官員子弟可蔭任為中低層官吏的制度開始任官。 何休的學問非常淵博,當時人讚譽他「精研六經,世儒無及者」,對孔子遺留下的經書有十分精闢的瞭解。當時皇帝的老師陳藩邀請何休擔任幕僚,由於陳藩在宮廷鬥爭中失敗,何休黨錮之禍中被禁錮而禁止任官,返歸家鄉。 何休被禁錮在家時,開始註解孔子的經書,目前僅存的唯一文本是他歷時十七年才寫成的《春秋公羊解詁》。
參看:後漢書儒林傳
[编辑] 學術對手
賈逵,他曾使東漢的公羊學與朝政面臨重大危機,何休撰寫《春秋公羊解詁》的其中一項重要動機就是在反駁賈逵的春秋左氏學主張。 參看:後漢書儒林傳
鄭玄,他是與何休同時代的著名學者,也遭到黨錮之禍。在禁錮期間讀到了何休所寫的《公羊墨守》、《榖梁廢疾》、《左氏膏肓》,鄭玄不同意何休的見解,也寫了三本書反駁回去。 參看:後漢書鄭玄傳
[编辑] 主要作品
春秋公羊解詁
公羊墨守
榖梁廢疾
左氏膏肓
[编辑] 學術
何休的學術主張以春秋公羊學為中心,他的公羊學著作是中國春秋學的重要內容,影響了清代晚期的常州學派以及中華民國的古史辯派。
[编辑] 學術論文
張廣慶,〈何休春秋公羊解詁之研究〉
朱生亦,〈何休與三闕之研究〉
黃樸民,《何休評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