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Immissions/Updates:
boundless - educate - edutalab - empatico - es-ebooks - es16 - fr16 - fsfiles - hesperian - solidaria - wikipediaforschools
- wikipediaforschoolses - wikipediaforschoolsfr - wikipediaforschoolspt - worldmap -

See also: Liber Liber - Libro Parlato - Liber Musica  - Manuzio -  Liber Liber ISO Files - Alphabetical Order - Multivolume ZIP Complete Archive - PDF Files - OGG Music Files -

PROJECT GUTENBERG HTML: Volume I - Volume II - Volume III - Volume IV - Volume V - Volume VI - Volume VII - Volume VIII - Volume IX

Ascolta ""Volevo solo fare un audiolibro"" su Spreaker.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孔子 - Wikipedia

孔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Yin Yang

儒家

儒家思想
伦 理
儒家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

董仲舒 周敦頤 朱熹
陸九淵 王阳明 王夫之
熊十力

儒家经典
四书》《五经》《十三经
历史发展
焚书坑儒 独尊儒术

玄学 理学 心学 新儒家

相关事项
诸子百家 孔庙 孔子弟子

科举 四大书院 国子监

主题:中國文化
先师孔子行教像,为唐朝画家吴道子所画
先师孔子行教像,为唐朝画家吴道子所画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1],名,字仲尼(今中國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自汉代中华文化中的主流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師,並且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远的影响,這些地區又被稱爲儒家社會地區

目录

[编辑] 家世與生平

[编辑] 身世

孔子生於周靈王廿年阴历八月廿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其先祖乃宋国君主,为人王族后裔。如果把传说与信史结合起来,子姓孔氏有着显赫的世系。传说中的五帝时代,有娀氏之简狄生。契的后裔建立了商王朝灭商后,封的庶兄微子启。微子启传位于其弟微仲。微仲后四世弗父何让国于弟,为。弗父何后,宋父周、世子勝、正考父先後繼承父爵為宋卿。正考父勤政愛民,而且自律甚嚴。《司馬光˙訓儉示康》中寫道:「正考父饘粥以餬口,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四世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遂为孔氏。孔父嘉后三世防叔奔鲁。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名纥字叔梁)。

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鄹邑(今山东曲阜县东南),為鄹邑大夫。叔梁紇的元配施氏為孔紇一連添了九個女娃兒,孔紇望子心切,於是續娶一妾,雖然生了一個兒子名為孟皮,卻腳有殘疾。所以孔紇在72岁时三娶18岁的颜徵在,生孔丘仲尼。《史记· 孔子世家》中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传说中在孔子出世前颜徵在曾夢見山神駕著祥雲,口中喃喃自語:「禱尼丘得貴子,繼衰周而素王,擇空桑為產地。」孔紇與顏氏遵循山神的吩咐,果然得一壯丁,即為孔子。(參見中國文學史演義第一冊 錢念孫教授著 正中書局 1999初版)

[编辑] 儀容

孔子像 宋·馬遠
孔子像 ·馬遠

孔子生而首上圩顶,长成后身长九尺六寸(时尺寸,大约1.76米,一说1.83米),被称为“长人”。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即孔子之名“丘”来源于此。唐朝司马贞认为:“圩言乌。顶音鼎。圩顶言顶上窳也,故孔子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即孔子头顶中部有凹陷。清朝陈立相信此说,“是孔子首形象邱,四方高,中下,故名邱焉。”史学家钱穆在《孔子传略》中也持此说。

[编辑] 早年

孔子3歲時,叔梁纥去世,葬于防山。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孔子抚养成人,在他17岁时去世。孔子打听到父亲葬处,将父母合葬于防。

孔丘19歲时娶人亓官氏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派人送鲤魚表示祝賀,该子便名为孔鲤,字伯魚。孔鲤先孔子而死,有遗腹子孔伋,字子思

孔子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他受过季氏家臣阳虎的欺侮,不过也做过季氏的委吏和乘田,管理仓储和畜牧

在艰难困苦中,孔子发憤好学,他遍访名师,虚心求教,先后「問禮於老聃,學鼓琴於師襄子,訪樂於萇弘。」(詳見《孔子家語》)

[编辑] 周遊列國

大约三十岁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来到孔子身边。此后,孔子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他广收门徒,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

35歲時,魯昭公被三桓大夫擊敗,逃到齊國後,孔子便到齊國。齊景公數次問政於孔子,想封孔子為尼谿田,遭齊相國晏嬰進言勸阻。後來孔子得知不被受用後,便重回魯國,聚徒講學。

鲁定公九年至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又做司空,后以大司寇行摄相事,这是他政治生涯的巅峰。鲁定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使齐归还侵占鲁的汶阳等地。鲁定公十三年,为重新确立鲁公室的权威,孔子策划实施了“堕三都”的政治军事行动,希望能够削减三桓大夫的实力,于是先堕叔孙氏之郈,再堕氏之费,然而围攻成的攻势最终功败垂成。

孔子治下鲁国颇有起色,引起齐人警惧,齐大夫黎鉏设计,向鲁赠送女乐文马,造成鲁定公不问朝政。这使得孔子与鲁公、季子等在道德与政见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孔子最终去鲁适。其后,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等地,然而均未获重用。其间,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险。


颠沛流离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岁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尊為國老,但未受鲁哀公的任用。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孔鲤、颜回子路皆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5年后,孔子逝世,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回首一生,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编辑] 初事魯國

[编辑] 適齊

35歲時,魯昭公被魯國掌權的叔孫、季孫、孟孫三桓大夫擊敗,逃到齊國,孔子便離開魯國到齊國。孔子曾與齊太師談說音樂,聞習韶樂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說:「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他日又問政於孔子,孔子說︰「政在節財。」景公想封孔子為尼谿田,遭齊相國晏嬰進言勸阻。後來孔子得知齊大夫想害孔子,景公沒有辦法,孔子則重回魯國,聚徒讲学。

鲁定公九年至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又做司空,后以大司寇行摄相事,这是他政治生涯的巅峰。鲁定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使齐归还侵占鲁的汶阳等地。鲁定公十三年,为重新确立鲁公室的权威,孔子策划实施了“堕三都”的政治军事行动,希望能够削减三桓大夫的实力,于是先堕叔孙氏之郈,再堕氏之费,然而围攻成的攻势最终功败垂成。

[编辑] 留衛期間

孔子到了國,衛靈公提供孔子在魯國時的相同待遇。居住一段時間後,孔子遭人誣諂,孔子害怕獲罪而離開。

在前往地時,途經匡城,顏回舉策指著郭外缺口說︰「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因孔子身材高大,被匡人誤以為是魯國的陽虎,而遭圍捕。子路感到憤怒,奪戟準備交戰,但被孔子阻止。過程中孔子曾與顏回失散,一度以為顏回已死。

孔子在蒲城滯留幾個月後返回國。有人勸孔子,要有所作為,便要拜見衛靈公夫人南子,孔子謝絕。但後來不得已而前去拜見,孔子入門時,朝著北面,低頭俯地,不敢正視;夫人南子亦於帷幕中再拜孔子。子路得知後,為此事甚感不滿,表面上不說,但孔子心理明白,孔子便告訴子路先前的執著連上天都討厭。數月後,衛靈公與夫人南子同車,孔子為次,其餘官員在後,招搖遊市而過。孔子對此事引以為恥,顏刻問有何恥辱,孔子感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便離開國。

[编辑] 過宋之危

孔子到了國以後,在大樹下和弟子習禮。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將大樹拔除。弟子打算盡速離去,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编辑] 相失於鄭

孔子在國時,與弟子失散,孔子獨自站立在郭東門。有人告訴子貢說,東門有個人疲累的像條喪家之狗。弟子趕緊找回孔子,並將此話告訴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编辑] 受困陳蔡

吳伐陳、楚救陳之際,楚昭王派人聘請孔子,孔子隨即出發。陳、蔡大夫懼怕孔子為楚國所用,便將孔子圍困在陳、蔡野外,孔子等人不得行,絕糧七日,許多弟子病倒不起。弟子中多有不快者,孔子仍舊講誦不絕。後來派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接孔子。

[编辑] 思想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诸夏”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

论语》是了解其思想的主要著作。

[编辑] 「仁」的人生哲學

是孔子和弟子反复探讨的課题。孔子會針對不同的弟子與不同的時機來講述「仁」的真諦。大抵來說,孔子的「仁」就是曾子所說的「忠恕」二字而已。孔子又說:「剛毅、木訥,近仁。」、「巧言令色,鮮矣仁。」在在告訴我們「仁道」就是真誠踏實,切忌浮誇不實而違逆正道。

子貢有一次問孔子:「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孔子說:「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孔子告訴子貢行仁不必好高騖遠,從自身做起,再推己及人。也就是「我好」,「你好」,再進而推展至「大家都好」的意思!

顓孫師志向太高,孔子認為他的個性可能流於偏激,所以孔子告訴顓孫師行仁的方法有五道:「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孔子告訴顓孫師行仁要從「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著手。對於自己的修養要嚴謹,對待別人則是恭敬寬容,又能厚待別人,如此才是行仁的方法。

顏淵是孔門弟子中的模範生,孔子曾稱讚他「其心三月不違仁」。孔子只希望他能用「禮」來進一步約束自己就可以了!

冉雍品德優良,又有政治才幹,曾任季氏宰。當他問仁時,孔子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孔子的回答比較偏向政治層面。孔子告訴冉雍行仁的方法就是待人恭敬,使民寬愛,如此一來,大眾對你都沒有怨恨,就是行仁政。

司馬牛言多而躁。當他問起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告訴他「仁者其言也訒」,揭示慎言的重要。

當子貢問仁時,孔子用比喻的手法來告訴他「以友輔仁」的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又諄諄告誡我們:「當仁,不讓於師。」、「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最後,筆者以《論語˙里仁》中孔子所說的一段話做結尾:「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閒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编辑] 「禮」的社會秩序

禮,就是「節制」。《司馬遷˙太史公自序》有:「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我們來看孔子對於禮的闡釋--- --- 《論語˙泰伯》:「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禮,也是「真情」,而且在上位者必須作為人民的表率。所以孔子接著說--- --- 『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禮,不是浪費鋪張,而是真情流露;寧願節儉簡陋,也不奢侈浮誇--- --- 《論語˙八佾》:「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奢也,寧戚。』」 《論語˙陽貨》:「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禮,是對天地萬物的尊重。藉由對禮法的好問,來表達自己對於天地的敬意--- --- 《論語˙八佾》:「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编辑] 君子與小人

君子与小人虽然是以身份地位区分开来的,但孔子不认为这是唯一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修养和境界。对此孔子有很多说明,如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方法,有着丰富而精微的内涵。近百年来,不少人反感于中庸,大概是将它误解为同流合污、媚世自是、毫无原则的伪君子行径,其实这样的乡愿也正是孔子所深恶痛绝的,他说:“乡愿,德之贼也。”他认为,如果不能达到中庸,狂狷是次好的境界,毕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孔子又说,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朴实和文采两面均衡)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患得患失)。”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君子泰(安舒)而不骄(傲慢),小人骄而不泰。”

[编辑] 為政之道

正名是孔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张。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個故事來徹底了解孔子「正名」的涵義:

當孔子三度至衛時,衛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原來先前衛靈公寵愛夫人南子,想要把公位傳給南子的庶子。於是,嫡長子蒯聵便企圖暗殺南子以保公位。不幸謀殺計畫未成,而衛靈公得知此一消息之後勃然大怒,欲弒子蒯聵。蒯聵逃亡至晉,衛靈公便與晉國宣戰。就在衛靈公想要請教孔子有關兵陣之事時,孔子說:「俎豆之事,則嘗學之。軍旅之事,未之學也。」隔天孔子便感慨萬千地離開衛國。現在靈公過世,蒯聵又不在國內,蒯聵子輒便繼承公位,是為衛出公。但是,就在此時,蒯聵亦在晉軍護送下回到衛國,父子便為了爭奪公位而反目成仇。孔子看在眼裡十分傷心!有一天,子路問孔子:「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孔子便对子路不厌其烦地說:「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由上述這個故事我們可以了解,正名的目的在于维系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使人们有一定的规范遵循,而不致生活在一种不可预期的状态之中。很多人认为孔子希望能够恢复西周的礼乐,也有一些人认为他只是以复古的名义鼓吹一种新的世界秩序。

立信,对于孔子而言,不仅是个人的美德,而且是一个基本的政治原则。子贡请教为政的要点,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点,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德治,孔子認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曾任掌刑罰的大司寇,他怎會不知道嚴刑峻罰立竿見影的效果呢?但是,孔子深深感受到「民免而無恥」的社會隱憂,所以才提倡用道德倫理來教化人民,徹底洗滌人心,激發人的善性,才是經世濟民的正途!

[编辑] 孔子的教育理念與教學實況

孔子教學的項目有四:文、行、忠、信。(原文見於論語述而篇)文,指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行,是德行;忠,意指盡心盡力;信,即為誠實無欺。孔子對於古代文獻十分重視,尤其是詩、禮、樂。他認為這三項學問對於人的性情養成非常重要。《論語˙泰伯》:「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詩,可以使人興起好善惡惡之心;禮,使人進退得宜,進而可以立身於世;樂,可以使人養成完美的人格。順道一提,孔子曾經這樣稱讚詩經:「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编辑] 孔子的學習態度

[编辑] 孔子與時人的對答

[编辑] 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

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称“七十二贤人”。

孔子死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这样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贵族垄断的世卿世禄制,为专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体制创造了条件。

[编辑] 整理编修古籍

相传孔子作《春秋》(《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微言大义,寄托政治理想。(现在一般认为《春秋》是孔子編輯魯國原始史料後寄托其政治理想之作,也有少数学者认为《春秋》非孔子所编撰。)《春秋》一书所载年代(前722年前481年)就称为春秋时代。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将其学说结辑成《論語》,是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献。汉代定型的《礼记》一书中也曾記述孔子的思想(如其中的《大学》 及《中庸》等),又有记录孔门思想的《孔子家语》一书,传统上被认为多伪撰,但近年漸得學界重視。南宋时,朱熹将《论语》以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反映亞聖孟子思想的《孟子》一书合在一起撰写了《四书集注》,是谓四书。四书与《诗》(诗经)、《书》(尚书)、《礼》(礼记)、《易》(易经)、《春秋》五部经典合称“四书五经”,乃儒家学说之核心经典。

[编辑] 历代追封追谥

孔子去世后,历代帝王为彰显对孔子的尊崇,不断追封追谥。

朝代 年代 帝王 封谥
东周 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年 鲁哀公 尼父
西汉 元始元年(公元元年 汉平帝 褒成宣尼公
北魏 太和十六年(492年 北魏孝文帝 文圣尼父
北周 大象二年(580年 北周静帝 邹国公
隋朝 开皇元年(581年 隋文帝 先师尼父
唐朝 贞观二年(628年 唐太宗 先圣
唐朝 贞观十一年(637年 唐太宗 宣父
唐朝 乾封元年(666年 唐高宗 太师
武周 天绶元年(690年 武则天 隆道公
唐朝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 唐玄宗 文宣王
宋朝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宋真宗 玄圣文宣王
宋朝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 宋真宗 至圣文宣王
元朝 大德十一年(1307年 元成宗 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朝 嘉靖九年(1530年 明世宗 至圣先师
清朝 顺治二年(1645年 清世祖 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清朝 顺治十四年(1657年 清世祖 至圣先师
中华民国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中央政府 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在曲阜孔林内的墓地,墓碑上书:“大成至聖文宣王”
孔子在曲阜孔林内的墓地,墓碑上书:“大成至聖文宣王”

汉武帝以后,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家一系思想构成了其后中华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及部分周边国家的社会及民众各方面的发展均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孔子的形象与思想也被后人根据当时的需要做出了各种不同甚至相反的解读与诠释,其学术思想被奉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直至清朝末期。儒家文化超越国界,在东亚一带传播久远,并为西方所关注。北宋时孔子嫡派后裔被封为“衍圣公”,子孙世袭一直到中华民国,77代衍圣公孔德成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封「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现居台湾

[编辑] 影響

[编辑] 孔子与中华文化

孔子虽为诸子之一,但“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本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秦朝以法家学说治天下,西汉武帝前推行道家理论而以“无为”治国。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黩百家,表章六经”,确立巩固了孔子学说在中华文化中的主轴地位,孔子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国学大师柳詒徵以孔子为“中国文化之中心”,“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编辑] 孔子与世界

孔子学说在中国周边地区,如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地,都有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东亚儒家文化圈

孔子的思想也对世界其它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西方,儒家學説推動了歐洲近代啓蒙運動,以伏尔泰狄德罗卢梭洛克霍尔巴赫莱布尼茨休谟、魁奈等人為代表的西方近代啓蒙先驅吸取孔子思想,打破歐洲封建世襲和神學統治,催生發展了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人權观、博爱观、理性观、无神论观等現代觀念,促進了人文、政治、經濟、社會乃至科學等方面學説的發展。[2]

[编辑] 爭議

主条目:孔子学说讨论

孔子思想雖受到歷代朝代的高度重視,但卻在近代以來受到較多的批評。有人認為孔子思想是封建社會的一部分,也有人認為批評者並未對孔子思想有深入了解,僅僅是在字面上作文章。

雖然孔子思想曾遭受太平军运动新文化運動文化大革命等的衝擊,但是孔子思想仍舊是中華文化的一个灵魂。

[编辑] 注释

  1. 孔子的姓“子”并非“孔子”的“子”。孔子先祖为商朝贵族,而“子”乃商国姓。古代“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請参見本条目家世与生平章节及姓氏一文。
  2. 參見:*《孔子与中国之道》 顾立雅 *《欧洲与中国》 赫德逊 *《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 范存忠

[编辑] 參考文獻

  1. 中國文化基本教材類編本第一至三冊 何寄澎教授主編 龍騰文化
  2. 新譯四書讀本 謝冰瑩等人編譯 三民書局印行
  3. 中國文學史演義第一冊 錢念孫教授著 正中書局

[编辑] 參見

您可以在维基语录中查看或添加與此条目相关的摘錄:
维基文库中该作者的作品:
您可以在维基共享资源中查找与此条目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编辑] 外部链接

Static Wikipedia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

Static Wikipedia 2007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

Static Wikipedia 2006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Static Wikipedia February 2008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