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本文讲述东亚地区的节庆。东南亚以及南亚地区的相关节庆,请參見卫塞节。
佛誕是北傳佛教紀念和慶祝佛教創始人佛祖釋迦牟尼誕生的日子。佛誕節又稱浴佛節、灌佛會、龍華會、華嚴會等。自古以來,在當天佛教廟宇都舉行一連串盛大的浴佛儀式、慶祝活動,祈求佛祖福澤社會,消弭災難,以及禮請法師開壇說法,說教論道。佛教徒都會在這一天回顧和學習佛祖慈悲的教導。
慶祝佛誕節的國家和地区包括中國大陆、日本、韓國、台灣、西藏、蒙古、越南、香港及澳門。歷史上,由於各地曆法的轉換,依據不同佛經以及流傳到不同地域形成的傳統,可能在公曆日期上差距甚大。
大部份北傳佛教國家地區,多少受到中國影響。於中國而言,其曆法認為陰曆四月初八是最吉祥的日子,故一般把佛誕日定在這一天,但也有二月初八、十二月初八等說法。朝鮮、日本的佛教可說源於中國,基本上沿用了四月初八的說法。其他的,則有西藏佛教把日期定在四月十五日。
把佛誕節列作公眾假期的有南韓、越南。香港及澳門將佛誕列為假期。台灣及日本雖有此節日但不是假期。
目录 |
[编辑] 源起
故名思義,佛誕即釋迦牟尼佛祖誕生之日。
公元前623年,佛祖誕生在北印度,有天上九龍吐出香水為太子洗浴。因此典故,便有了慶祝的重要內容之一:以香水沐浴佛身。所以,佛誕節又名浴佛節。
[编辑] 傳統
信眾會到寺院,參與浴佛、獻花、獻果、供僧、供舍利、演戲等等節目。
有傳統會將佛像請到街上遊行,置於大象上,或以花車乘載。有寺院會開放,讓信徒進入參拜佛像,供養僧眾。有些地方會引入世間的風俗,如舞龍、舞獅,張燈掛彩,甚至燒炮竹。
[编辑] 各國名稱
[编辑] 中國大陸的佛誕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区的人们汇聚到马山麓、折多河畔,举行拜佛节,祈祷神佛保佑人们五谷丰登。
[编辑] 香港的佛誕
香港在長洲、大嶼山及屯門等地有大型慶祝活動,如飘色巡遊等。香港旅遊發展局舉辦的「傳統節慶巡禮」,亦重點推介佛誕慶祝活動。
1998年,覺光法師為香港成功爭取佛誕日為假期,提高佛教文化和中國傳統節日的影響。
[编辑] 日本的佛誕
稱為灌佛會(灌仏会,かんぶつえ}})。亦名降誕會、佛生會、浴佛會、龍華會、花會式、花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