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魏孝文帝 | |
---|---|
姓名 | 元宏 |
庙号 | 高祖 |
谥号 | 孝文皇帝 |
陵墓 | 长陵 |
政权 | 北魏 |
在世 | 467年-499年 |
在位 | 471年-499年 |
年号 | |
延兴:471年八月-476年六月 |
北魏孝文帝元宏(467年—499年),本姓“拓跋”,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499年在位),後改姓「元」,在位29年,享年33岁,谥孝文皇帝。
元宏即位时只有5岁,由祖母冯太后执政。冯太后是汉人,对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进行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改革,孝文帝便受此影响。太和二十年(493年)亲政后,秉承馮太后的政策,繼續进行了改革,而且做得比馮太后更大刀闊斧。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法,实行均田制;然后于494年,他先“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士族联姻,又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恂,这一举动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史称“孝文帝中兴”。孝文帝庙号高祖。
不过, 孝文帝改革的結果是恢復類似腐败的晋朝门阀制度 ,所以孝文帝以后,北魏朝政日益腐败,仅仅40年,北魏王朝就灭亡了。
[编辑] 孝文帝改革
其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孝文帝所推行的改革措施有利于促进民族的融合,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孝文帝在位时期曾聘取汉女为嫔妃
[编辑] 后妃
- 废后冯清,废黜后到瑶光寺出家为尼
- 幽皇后冯润,冯清之姊,初,入宫为贵人,后出宫养病,再入宫时封左昭仪,后立为皇后
- 高贵人,全名高照容,生二皇子元恪,暴病而薨,谥曰文昭贵人,元恪即位为宣武帝,追尊为皇后
- 林贵人,生废太子元恂,追谥为贞皇后
- 冯贵人,冯润之妹
[编辑] 儿子
- 宣武帝元恪,生母贵人高照容,养母皇后冯润
前任: 父献文帝拓跋弘 |
中国北魏皇帝 471—499 |
繼任: 二子宣武帝元恪 |
中國歷代變法 |
李悝變法 | 商鞅變法 | 推恩令 | 王莽變法 | 孝文帝改革 | 慶曆新政 | 王安石變法 | 一条鞭法 | 戊戌變法 | 改革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