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2006年5月26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编辑] 5月26日
[编辑] Category:塞尔维亚和蒙特尼哥羅
- 已有重複的塞爾維亞和黑山分類--ffaarr (talk) 01:52 2006年5月26日 (UTC)
- 已打上快速删除的标签。不过,我建立Category:塞尔维亚和黑山也拆开,目前是两个国家了。—自由主義者 ☎ 2006年05月26日07:59 (UTC+8 15:59)
[编辑] 幸运土猫
[编辑] 東名高速酒後駕駛事故
看不出有何重要性?难道每一起交通事故都值得有百科条目吗?--百無一用是書生 (☎) 05:59 2006年5月26日 (UTC)
(=)中立這應該是從日文維基翻譯過來的,從原條目看來,這似乎是促成相關法令修正的主要事件,或許有重要性吧?不過應該要再多寫一些重要的內容,就現在這樣並不是很理想。--robinhou 08:13 2006年5月26日 (UTC)
- 日文版上也是刚刚创建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16 2006年5月26日 (UTC)
- (=)中立,日文版上不是剛剛創建的,是2005年9月8日 (木) 15:05 由 220.209.183.77 所創建,[1]在下日文不太行,請懂日文的看看原條目。--孔明居士 09:37 2006年5月26日 (UTC)
- (×)删除。--minghong 09:15 2006年5月26日 (UTC)
- (○)保留 -- 有關事故引起社會迴響並引致修例,怎會沒有價值呢?問題只是翻譯需時。 -- Kenneth Tsang 17:05 2006年5月26日 (UTC)
- (×)删除,如果翻译需时,最好基本完成时再创建,不要贪图创建条目数量,同时引入三、四个未翻译条目,另,我曾经在屯门巴士事故的对话页中说过的,屯门巴士事故作为一起发生在香港的事故,香港人应该能够得到比日文版更确切的消息,不一定要因为日本版的条目先创建就从日文版照搬。--蓝色理想@郁郁竹林 06:40 2006年5月27日 (UTC)
- (○)保留:理由同User:Kftsang hk及User:Robinhou,但似乎是以翻譯軟體翻的,建議掛上cleanup模版。--Ellery 18:50 2006年5月31日 (UTC)
- (○)保留。是一起在日本很有名的社會事件,但內容要再修飾。最近好像機器翻譯的條目越來越常見了……--
百楽兎 05:14 2006年6月5日 (UTC)
[编辑] Image:Officialpopebenedict.jpg、Image:RWTH-logo-de.png、Image:Faith.pureyes.jpg
[编辑] Category:德国军事家
已由shizhao刪除-Alex S.H. Lin (talk) .tw 05:18 2006年5月29日 (UTC)
[编辑] Image:Snap1 MotoGP.jpg
[编辑] Image:Shina.jpg
[编辑] 七谷民俗館
[编辑] Image:OJ entebbe airport.gif
[编辑] Image:Cho Chang - Katie Leung.jpg
不是官方提供的宣传照--百無一用是書生 (☎) 13:33 2006年5月26日 (UTC)
- (○)保留,反對刪除。來源網頁已經說了,圖片來自華納兄弟公司,並提供給該網站(Warner Bros. sent us...)去發佈的。而且這幅照片其實在世界很流行,各地報紙雜誌也常見刊登,曝光率已經很高,放在維基百科並不會損害華納兄弟的合法權益。再者,梁佩詩通常很低調,很少能被一般人拍到照,她的官方照片,華納兄弟至今提供得不多。因此這官方發佈、認受性強、較多曝光的圖片,實在很難找替代品。為此認為此圖片符合合理使用,請考慮保留。--Computor 01:21 2006年6月1日 (UTC)
- (○)保留—自由主義者 ☎ 2006年06月3日18:24 (UTC+8 02:24)
[编辑] Image:Stevie Wonder.jpg
[编辑] 何文田酒後駕駛事故
- (×)删除。--minghong 14:29 2006年5月26日 (UTC)
- (×)删除:在香港周不時也會這種事情發生。況且影響度未算是十分大,但是為什麼日文版也有這類型的條目?--Shinjiman ⇔ ♨ 14:46 2006年5月26日 (UTC)
- (×)删除最好是真正引發修例開始(即引發社會討論)之時才再開始條目,現時的確不見得有此必要。一來條目未見有詳細更新和完善,二來社會討論很少(找來報紙看,涉及的討論是關於的士強制加裝安全氣袋),三來傷亡人數不多與車禍事件未見得太特殊。--羊男 00:10 2006年5月27日 (UTC)
- (○)保留--事件引來社會各界很大迴響,並有修例的訴求,應該將這個條目收錄。--Kenneth Tsang 05:10 2006年5月27日 (UTC)
- (×)删除--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5:49 2006年5月27日 (UTC)
- (×)删除,理由见上(东名高速)--蓝色理想@郁郁竹林 06:45 2006年5月27日 (UTC)
- (×)删除。惡搞。--✉Hello World! 13:42 2006年5月27日 (UTC)
- (×)删除。對不起,雖然原作者已向我解釋編寫原因,可是我並不甚同意。這件事件在香港社會的迴響實在不大。我估計日文那邊可能不太了解香港,以為這件事件轟動全香港,才保留了吧? -- Kevinhksouth (Talk) 09:28 2006年5月28日 (UTC)
- (!)意見這事件應可導致香港立法會,立例修訂的士的安全氣袋裝置要求。--Ric 20:28 2006年5月31日 (UTC)
[编辑] 中国历史教科书问题
- (×)删除--百無一用是書生 (☎) 16:03 2006年5月26日 (UTC)
- (×)删除--蓝色理想@郁郁竹林 06:45 2006年5月27日 (UTC)
(×)删除中國的歷史教科書怎麼可能會有問題呢?怎麼可以質疑讓中國人民站起來的CCP的指導下根據人民的無產階級意志編出來的愛國歷史教材,這種挑撥傷害喝黨的奶水的好中國人與黨媽媽感情的條目應該要快速刪除或移動到偽基百科(不怕死百毒也可以)- IP用戶59.115.214.33匿名投票,作廢。--Computor 23:38 2006年6月1日 (UTC)
- (×)删除。支持刪除的原因是它是非原始研究和有違可供查證,並不代表這個現象並不存在。--✉Hello World! 12:58 2006年5月28日 (UTC)
[编辑] 意拳站桩
完全个人感言--百無一用是書生 (☎) 16:02 2006年5月26日 (UTC)
- (×)删除KJ(悄悄話) 18:29 2006年5月26日 (UTC)
- (×)删除 --杰 05:17 2006年5月27日 (UTC)
- (×)删除--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5:50 2006年5月27日 (UTC)
- (○)保留--已稍加改寫,需指導新人改寫成維基的格式,請管理員協助之。--Sangye 16:16 2006年5月27日 (UTC)
- (○)保留--可以改寫完善的不應該刪除。--Onsf 21:33 2006年5月27日 (UTC)
- 我對意拳站樁雖只沾了點皮毛,但這文章的觀點寫的是相當不錯,也解釋的很清楚。有引用書籍的,有師傳的,有保存的價值,只是需要加以改寫成維基的形式,不過這需要時間,我需要再仔細研究。整篇文章看起來像是在教導學生,要知道這是新人所寫,而且所說的有憑有據,稱不上原創研究,稱他的觀點不太中立那是可以,作者寫的應是傳自韓星垣先生,可以由其他人補上其他的傳承。強烈反對刪除。--Sangye 15:33 2006年6月1日 (UTC)而且有些觀點也和我從老師那裡聽來的差不多,所以也不算是個人觀點。如果非要刪除,請先複製一份到我的用戶頁面,以免我又看不到了。--Sangye 16:03 2006年6月1日 (UTC)
- (=)中立,看通篇感觉与百科条目还有差距。更象论证而非陈述,另外,对我这门外汉来说,阅读时并不浅白。—自由主義者 ☎ 2006年06月2日01:42 (UTC+8 09:42)
- 這篇文章開始時確實像寫個人習拳的感言,後來我加了一段引言,有趣的是,原作者子曦可能也就跟著我的引言加以解釋,就使文章變的像是論證,我也受到影響而不得不再多花點時間研究該怎麼修改,也考慮是否該增加一些陳述的內容,使其更像百科的條目。如果刪除了,我整理到一個程度後仍會將之重建,但那可能就看不到原作者貢獻的歷史頁面,這是我不願見到的。--Sangye 10:12 2006年6月2日 (UTC)
- (=)中立,加入cleanup模板,作为无共识暂时关闭。--地球发动机(〠✆ - ✉✍) 04:57 2006年6月3日 (UTC)
[编辑] 樂華村
- (!)意見:正確的條目名稱應為「樂華邨」。--Shinjiman ⇔ ♨ 17:35 2006年5月26日 (UTC)
- (×)删除缺乏重要性apm(☎) 01:08 2006年5月27日 (UTC)
- (±)合併--既然已有「樂華邨」,沒有必要再多一個「樂華村」,因為兩個題目也是敍述相同的東西。--Kenneth Tsang 05:13 2006年5月27日 (UTC)
- (×)删除 --杰 05:16 2006年5月27日 (UTC)
- (×)删除,同上。--minghong 17:22 2006年5月27日 (UTC)
- (×)删除後(►)重定向至樂華邨,因為部份電腦無法輸入「邨」字並以「村」字替代。 -- Kevinhksouth (Talk) 09:30 2006年5月28日 (UTC)
- (±)合併 這些邨見過很多了,其實應關乎香港房屋的發展史,可否開一個category 把這些通通放進去??
另外,這篇內容很薄弱,可以將內容都併進樂華邨吧。樂華邨算是有名氣的屋邨,人口比一般都多(有近萬吧),佔地也廣。在發展的時候,是該區一個注目的項目。設施也有點獨特,如單車學習場,大排當,以地面作平台的屋邨設計..等等 --Ric 20:42 2006年5月31日 (UTC)
[编辑] 頁面1、頁面2、頁面3、……、頁面n
原因--125.31.17.222 16:54 2006年5月26日 (UTC) 覺得只可當作新聞,新聞每天也有,可能這種事發生的也只是冰山一角,而且全無教育意義 根本沒別要把這種事放在一本百事全書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