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世界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协调世界时,又称世界标准时间,简称UTC,从英文国际时间/法文协调时间"Universal Time/Temps Cordonné"而来。台灣採用CNS 7648的《資料元及交換格式–資訊交換–日期及時間的表示法》(與ISO 8601類似)稱之爲世界統一時間。中國大陸採用ISO 8601-1988的国标《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7408-1994)中称之为国际协调时间。
协调世界时是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世界时的一种时间计量系统。
目录 |
[编辑] 历史
国际原子时的准确度为每日数纳秒,而世界时的准确度为每日数毫秒。对于这种情况,一种称为协调世界时的折衷时标于1972年面世。为确保协调世界时与世界时相差不会超过0.9秒,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会在协调世界时内加上正或负闰秒。因此协调世界时与国际原子时之间会出现若干整数秒的差别。位于巴黎的国际地球自转事务中央局负责决定何时加入闰秒。
[编辑] 用处
这套时间系统被应用于许多互联网和万维网的标准中,例如,网络时间协议就是协调世界时在互联网中使用的一种方式。
在军事中,协调世界时区会使用“Z”来表示。又由于Z在无线电联络中(可参见北约音标字母)使用“Zulu”作代称,协调世界时也会被称为"Zulu time"。
中国大陸、香港、澳门、台灣、蒙古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賓、西澳的时间与UTC的时差均为+8,也就是UTC+8。
[编辑] 参见
[编辑] 外部资源
- 中国国家授时中心发布的北京时间
- W3C对于UTC的说明 与 IETF 网络标准 RFC 3339.
- 香港天文台(简繁)
- 台灣時間與頻率標準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