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参同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道教系列條目 |
---|
基本教義 |
道 - 德 - 三清 - 修煉 |
重要人物 |
老子 - 庄子 - 张道陵 |
张角 - 葛洪 - 陈抟 - 王重阳 |
道教神仙 |
鴻鈞老祖 |
元始天尊 - 靈寶天尊 - 道德天尊 |
玉皇大帝 - 西王母 - 八仙 |
道教宗派 |
正一道 - 全真道 |
道教典籍 |
道德经 - 南华经 |
洞天福地 |
十洲三島 - 十大洞天 |
三十六小洞天 - 七十二福地 |
维基宗教主题 |
《周易参同契》又名《参同契》,是结合了周易、炼丹术和道教气功三者的一本著作,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作者是魏伯阳。《周易参同契》的书名中“参”为“三”,指周易、黄老、炉火三事。
《周易参同契》最早出现在东汉末期,作者魏伯阳的事迹在正史中并没有记载,大致生活在汉桓帝(147年 - 167年)时期。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以及《周易参同契鼎器歌》一首,共约6000字,基本是用四字一句、五字一句的韵文体及少数长短不齐的散文体和离骚体写成的。全书用周易爻象来论述炼丹成仙的方法。被道教的外丹和内丹派都视为重要的著作。书中用炼丹术语来介绍修炼方法,使得本书非常晦涩难懂,而书的文风也对后世的丹书有很大影响。
《周易参同契》指出,物质变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炼丹过程正如以檗染黄,煮皮革为胶,用曲蘖作酒等等一样,是“自然之所为”,“非有邪伪道”。他还将阴阳五行学说用于解释炼丹术现象,认为万物的产生和变化都是“五行错王,相据以生”,是阴阳相须,彼此交媾,使精气得以舒发的结果。魏伯阳认为修丹与天地造化是同一个道理,易道与丹道是相通的,所以能用《周易》的道理来解释炼丹的道理,体现了炼丹家的哲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