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由波斯傳入(Surna音譯),在西晉時期的新疆克孜爾石窟寺的壁畫中就已經出現了嗩吶演奏的繪畫,最晚在16世纪就在中国的民间流传了。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成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稱作碗)。所以也称喇叭,在台灣民間稱為鼓吹,广东地区亦将之称为“八音”。
[编辑] 嗩吶的原理形制音域與特色
傳統嗩吶的管身一共有八個孔,分別由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姆指、食指、中指、無名指來按(慣用手不同者可換左右),以控制音高。發音的方式,是由嘴巴含住蘆葦製的哨子(亦即簧片),用力吹氣使之振動發聲,經過木頭管身以及金屬碗的振動及擴音,成為嗩吶發出來的聲音。
傳統嗩吶按音域及樂器大小可區分為小嗩吶(又稱海笛)、一般高音嗩吶,以及大嗩吶,但其中又可分為各種調性的嗩吶(例如G調小嗩吶、F調小嗩吶、D調高音嗩吶、C調高音嗩吶、G調大嗩吶等等),所謂的調性是指放開最下面三孔時所吹出的音。一般而言,傳統嗩吶的常用音域為十七度音,以最常用的D調高音嗩吶而言。其音域由低音A至高音A(高音B偶爾使用,但很難吹出)
現代改良的加鍵嗩吶,一般可分為,加鍵高音嗩吶、加鍵中音嗩吶、加鍵次中音嗩吶、加鍵低音嗩吶等,其特色為增加了按鍵及半音孔,以增加音域和穩定音準。因各地區、各製造者的不同,形制以及按孔方式也有所不同,以最常見的加鍵中音嗩吶而音,常用音域一般為十八度音。
嗩吶的最大特色,在於其能以嘴巴控制哨子作出音量、音高、音色的變化,以及各種技巧的運用,這使得一方面嗩吶的音準控制十分困難,另一方面則使得其音色音量的變化大,且可藉由音高的控制,作出很圓滿的滑音,這些都使得嗩吶成為表現力很強的樂器。而哨子的調整工夫,也因此成為嗩吶演奏者必須具備的重要技術,除了哨子狀況的好壞會影響省力與否及音準之外,視不同的曲子及音色需求,也必須以不同的方式作哨子的細微調整。
[编辑] 嗩吶在傳統中國的使用
嗩吶是明清以來傳統中國民間經常使用的樂器,其出現的場合如下:
(一)戲曲伴奏:許多中國戲曲的伴奏中都會用到嗩吶,尤其是中國北方、西南方的劇種為然,而在清代中葉以後最廣為流行的京劇中也有少數的戲會用到嗩吶。
(二)鼓吹樂、吹打樂等器樂演出:其中鼓吹樂是指以嗩吶等管為主奏打擊樂伴奏的演出方式,最有名的樂種是山東鼓吹,吹打樂則是吹管樂器與打擊樂器一同的演出,比較有名的樂種如像是十番鑼鼓、浙東鑼鼓等。這類器樂的演出多在各種節慶或地方集市時出現。
(三)民間歌舞樂: 用於歌舞的伴奏之用,例如南方的採茶歌舞,北方的秧歌(又稱社火) 常用在節慶及豐收等場合。
(四)其他類型器樂曲: 如潮州音樂、北管音樂,客家漢樂、 還有廣東音樂的少數曲目。這些音樂一般是以室內演出的形式出現,但其中北管音樂經常出現在室外的各種婚喪喜慶的場合。
(五)宮庭用樂: 包括以儀式為主的雅樂以及用於軍隊或表達皇帝氣勢用的鼓吹樂之中,都用到嗩吶類的樂器。(但有些宮庭樂的樂器名稱很難區分是屬於嗩吶類還是號角類的樂器)
[编辑] 嗩吶在近現代的改革與運用
近現代以來,中國音樂發展受到西方音樂的影響,在音樂形式內容以及樂器上都有所改革,嗩吶也受到影響。
(一)民族樂團(國樂團)中的地位:近代中國模仿西方的交響樂團而成立了 民族樂團, 但在中國傳統樂器中,銅管樂器較為缺乏,在寫曲子時,將原本是木管樂的嗩吶,擔負起類似交響樂團中銅管樂的角色,因此嗩吶多用於雄壯需要氣勢的曲段。而由於傳統嗩吶音域較小(尤其缺乏中低音域),且半音等音準難以控制,因此模仿了雙簧管等樂器的按鍵,發展出加鍵中音嗩吶、加鍵次中音嗩吶、加鍵低音嗩吶等樂器,以彌補管民族樂團中中低音聲部的不足。
(二)獨奏曲的發展: 嗩吶特殊的音色及豐富的表現力,相較於在樂團中合奏,更適合於獨奏。 近現代的樂器改革者,首先從傳統民間的器樂的曲子改編。其中最有名的嗩吶音樂家是任同祥,他在1950年代開始,由山東鼓吹的嗩吶曲目中,改編了許多獨奏樂曲,其中最有名的曲子是百鳥朝鳳,曲子中以嗩吶模仿多種鳥鳴的聲音。其後,許多出生於民間的嗩吶演奏者,也紛紛從事新的獨奏曲的改編創作。1990年代以後也逐漸出現大型的協奏曲,如關迺忠所寫的《花木蘭》協奏曲(吸收了豫劇音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