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單身女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齡單身女性又稱單身熟女,是指已過社會一般所認為的適婚年齡但仍未結婚的女性,尤其指有经济基础的一群。常見於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都市化程度較高的地區。廣義上指30歲以上的大龄单身女性,又專指30歲至40歲的未婚單身女性(在中國大陸,也有人定义为28岁至35岁,因为28岁以上,已可以自动退出共青团,35岁以上才首次生育的女性已属高危年龄段),有時也包括上述年齡層的離婚婦女和寡婦,不過通常指的是從未結婚的。
英語把這類女性稱為Spinster,這是因為十九世紀的歐洲未婚女性經常在家中紡紗(spinning)。
目录 |
[编辑] 別稱
長久以來社會對這群女性有不少別稱,通常帶有貶義,例如老處女(old maid)、老姑婆、剩女(中國大陸近年出現的稱呼),也有人謔称她們为圣女,近年也有人借用日語漢字詞稱她們為單身熟女(無貶義)。
於2000至2010年代,這群女性是生于1970年代(Seventies)依然单身(Single),陷于结婚对象选择面变窄,高不成,低不就的进退维谷局面中(Stuck)的女性,所以又称3S女郎。
有时也被称为三高女性既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因为根据民间ABCD理论,往往处在女性金字塔顶端的A部分女性,难以找到合适的伴侣.
[编辑] 形成原因
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令到这群女性過了一般人所認為的適婚年齡後仍然单身:
[编辑] 女性方面
- 经济上的独立,令到她们可以衣食无忧,不必依托婚姻来达到维持基本生存需要。
- 追求個人自由,希望保持私人空間以發展興趣,不願意受婚姻束縛,但不一定排斥戀愛。
- 工作繁忙,以至无暇顾及个人戀愛及婚姻问题,错过最佳择偶时机。像这类女性有不少是事业成功的优秀女性,在她们攀上事业高峰时,往往不知不觉中步入大龄未婚青年行列。
- 追求高学历,读书读到硕士博士的女性当她们戴上硕士博士帽时,往往已近三十岁,“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的讲法在她们当中流传。
- 交际能力差,有些女性过于自卑或过份自大,不能正确评估自身价值,又或者仍受傳統中國社會要求女性要保持矜持的觀念影響,以至于在挑选结婚对象时,不能主动向心仪的对象示爱,或过于追求完美,列出過高的擇偶條件(例如三高),对男性吹毛求疵,过份挑剔。
- 社交范围狭窄,有些女性,每天只在单位与家之间两点一线,认识的不是同事、同学就是家人,又或者沒有時間,很少再去主动参加其他交际活动,认识的人少,选择面也自然窄很多。
- 游戏人生,有些女性过份沉迷网络游戏,在陷入网络虚拟游戏世界时,无法自拔,以此麻醉自已,打发寂寞无聊,错过於現實中結識異性的機會。
- 过份相信网恋,在中国互联网高速全速发展的年代,不少青年人喜歡從網路上找尋戀愛對象(有人認為當中有些是受到痞子蔡发表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影响),但亦有不少抱著遊戲心態或居心不良之徒於網路上欺騙感情。另外,網路上交流與現實中相處方式不同,加上很多從網路上開始戀愛的情侶彼此了解並不深,有些情侶在見面真正相處後,不久就發覺性格不合,部份又是遠距離戀愛,聚少離多令感情變淡或出現第三者,所以網戀成功率並不算高。
- 一些來自破碎家庭、父母的夫妻關係不和、活在家庭暴力陰影下的女性,没有对幸福婚姻和家庭的嚮往,甚至對婚姻有恐懼,因此不願結婚。
[编辑] 男性方面
- 在现代社会,男性追求个人的自由自在,趁向于晚婚晚育,当他们到结婚年龄时,很少会再在同龄或年紀較大的人當中找另一半,而更倾向于找比他们年龄小的女性为终身伴侣。因此,当这群女性想结婚时,还有来自更年轻(比如1980年代生的)女性在工作、婚恋方面的竞争。
- 部份男性依然存在「大男人主義」、「男強女弱」、「男主外、女主內」的心態,不喜歡娶學歷、職位、收入比自己高的女性為妻,又或者要求妻子放棄事業當全職家庭主婦,令高學歷、高收入、有事業的女性不願意接受這種男性為戀愛或結婚對象。
- 一些男性超過三十歲依然是「家裡蹲」或「靠老族」,一直依賴家人,沒有經濟基礎和照顧自己的能力,令女性寧願單身也不願意選擇他們為結婚對象。
- 有些男性希望娶妻生子以繼後香燈,不願意娶不想生育的女性為妻。
[编辑] 结婚倾向
可分為非自願單身和自願單身兩種:
- 非自願單身:希望有一個與跟自己真心相愛的對象組織一个温馨的家,为此宁缺勿滥地挑选结婚对象,但当她们为了学业、事业或其他原因错过择偶最佳时期时,可以结婚的对象却是愈来愈少。
- 自願單身:不想結婚,認為結婚會妨礙個人自由,或認為自己不適合婚姻生活而拒絕結婚。不過,這類女性不一定排斥戀愛(包括長期交往、同居、短暫交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