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性別: | 男 |
---|---|
異名: | (字) 石甫 (字) 明叔 (室名) 十幸齋 (室名) 中復堂 (號) 東溟 (號) 展如 (號) 幸翁 (號) 展和 |
政黨: | - |
籍貫: | 安徽省安慶府桐城縣 |
出生: | 1785年 |
逝世: | 1852年 |
學歷 | |
|
|
經歷 | |
|
|
著作 | |
|
姚瑩(1785年-1853年)字石甫,一字明叔,號展和,晚號幸翁,中國安徽桐城人,清朝進士,官員,曾任台灣最高軍政首長台灣道,湖南按察使等官。他是鴉片戰爭中,少數打敗英國軍隊的清朝領將,後來卻因奉令斬殺英俘而被流放。
[编辑] 生平
姚瑩本以為文見長,為桐城派學者之一。1808年考中進士,1819年被派往台灣擔任海防同知。1821年因故貶至噶瑪蘭(宜蘭)任通判。1831年調回江蘇,1838年再調升台灣道,成為台灣最高軍政省長。
姚瑩上任台灣道之後,治績頗佳。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起,他奉命嚴加鎮守台灣。1841年8月,英船納爾不達號攻擊淡水,1842年1月英船阿恩號侵襲台灣大安港,均被姚瑩所擊沉,該戰役通稱大安之役(台灣通史)。該役,英軍除多人陣亡外,並約有150名印度人,30名英國人被俘虜。同年5月,他奉清廷命令,除了含船長的9名英國軍官之外,其餘119名俘虜均予斬殺(其餘病死監獄)。兩個月後的七月,於鴉片戰爭戰敗的清朝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英國為此向清朝追究斬俘之罪。隔年1843年,姚瑩遂被清朝北京政府以「妄殺」被劾逮問,並將其流放四川。
姚瑩1848年因病回原籍,1850年清文宗即位,再起用姚瑩。1853年姚瑩於湖南按察使任內於廣西去世。著有《台北道里記》、《東槎紀略》、《中復堂全集》。
前任: 沈汝瀚 |
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 1837年上任 |
繼任: 熊一本 |
前任: 胡振遠 |
台灣府台灣縣知縣 1819年上任 |
繼任: 徐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