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康熙字典》,在清朝康熙年间由翰林院的张玉书及陳廷敬擔任主编,参考明代的《字汇》、《正字通》两书而写,是一套成书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详细汉语辞典,重印至今不輟。
《康熙字典》共载47,035字目,書分為十二集,以214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书中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另外附有《字母切韻要法》和《等韻切音指南》。
《康熙字典》字头下列有该字的不同音切和意义,除僻字僻义外都引录书证。清代法律规定,凡读书人策应科举考试,书写字体必须以《康熙字典》为标准,因此,该书对学术界影响很大,成书之后,流行极广,至今仍不失为一本有价值的语文工具书。
《康熙字典》有清代的木刻本,晚清时,上海出现了好几种影印本,中华书局过去会用同文书局的影印本为底本制成锌版,现在利用存版重印,并附王引之的字典考证於后,以供参考。
乾隆年间,王锡侯著《字贯》一书,第一次指出了《康熙字典》在引证、释义等方面的缺点,然因冒犯皇帝“御定”的威严,落得满门抄斩,其著作也被付之一炬。至道光七年(1827年)王引之奉皇帝之命,著《字典考证》校正了部分《康熙字典》引书方面的错误,當中引用書籍字勾訛誤共2588條。
[编辑] 康熙字典的結構
See also the 康熙字典網上版 Kangxi Dictionary Net Version (edition of 19??):
- 御製序 : pp. 1-6
- 凡例 : pp. 7-12
- 等韻 : pp. 13-40
- 總目 : pp. 41-49
- 檢字 : pp. 50-71
- (正文) : pp. 75-1631
- 主內容 : pp. 75-1538
- Addendum contents (補遺) : pp. 1539-1544
- Addendum text (補遺) : pp. 1545-1576
- Appendix contents (備考) (No-source-characters) : pp. 1577-1583
- Appendix text (備考) : pp. 1585-1631
- 後記 : pp. 1633-1635
- 考證 : pp. 163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