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教育社会学用社会学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学科。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社会学的应用学科。
R. Dreeben把教育社会学研究主旨分为三个部分:
- 教育的社会流动性理论(social mobility of education)
- 社区对教育的影响(community influences on education)
- 作为社会组织的学校(social organization of schools)
这三大主题贯穿了教育社会学从20世纪初诞生,发展至50年代的全过程。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些核心概念有了新的拓展,最主要的研究议题包括:
- 公平和社会公正
- 全球化以及学校教育的扩张
- 社会网络以及他们对个人行为和社会准则的影响
目录 |
[编辑] 演進
規範性研究 | 證驗性研究 | 批判性研究 | |
---|---|---|---|
原文 | Educational Sociology |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年代 | ~1940 | 1940~1960 | 1970~ |
名稱 | 傳統教育社會學 | 新興的教育社會學 | 「新的」教育社會學 |
主要特徵 | 哲理+應用,社會學知識原理的教育應用,教育學者為主,教育有「社會化」和「選擇」兩種功能 ※擁有共同目標,為和諧的 |
驗證,社會學理科學驗證、分析,建立理論目的,社會學者為主 | 1.衝突論 |
[编辑] 重要內容
[编辑] 鉅觀(macro-sociology)分析
教育目的與功能、分類與成就、選擇、改革。
[编辑] 社會化
[编辑] 庫利(Cooley)-鏡中我理論(looking-glass self)
-
- 我以為別人看到我什麼。這並不一定就是別人真的看到我這些什麼,而是我以為他看到的。
- 我以為別人看到我的這些什麼後會有什麼想法。這也並不真的就是別人有的想法,而是我以為他有的想法。
- 我對我以為的別人的想法有什麼想法。
[编辑] 米德(Mead)-自我發展概念
-
- 自我發展三階段==>準備期、遊戲期、比賽期。
[编辑]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觀點
社會化是個人經驗到這三種不同的自我衝突要求(本我、超我、自我),經過調停後產生的自我意識的整個過程。
[编辑]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社會化就是兒童認知能力的成熟過程(感覺動作->前運思->具體運思->形式運思)。
[编辑] 微觀(micro-sociology)分析
班級、師生關係、學校、校園倫理與校園民主。
[编辑] 重要人物與影響
人物 | 影響 |
---|---|
奧古斯特·孔德Comte─社會學之父 | 1.社會演化三時期「神學→玄學→科學(實證)」
2.社會動學(社會變遷) vs. 社會靜學(社會秩序與安定) |
史密斯(Smith) | 出版<<教育社會學概論>>==>第一本標題為教育社會學的教科書 |
Spencer─有機比擬論 | 人類社會與生物有機體極為類似 |
涂爾幹(Durkheim)─社會連帶論 | 1.由社會觀點分析社會現象,認為共同信念與價值使社會凝固
2.提出「社會連帶」、「集體意識」概念 |
華德─社會導進論 | 透過有計畫的社會行動改進社會,又被稱為心理學派的社會學者 |
華勒(Waller)─教育社會學 | 認為學校為社會有機體,強調學校師生之間的衝突。 |
馬克思(Marx) | 階級衝突才是進步的動力 |
帕深思(Parsons) | |
韋伯(Weber)-科層體制理論 | 研究社會學要中立,不可將個人信念或偏見滲入研究中。 |
墨頓(Merton) | 提出社會的抽象模式 |
杜威(Dewey) | 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 |
[编辑] 主要理論
[编辑] 和諧理論學派(consensus theory)
又稱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functionism),主要特徵包含:
結構與功能 整合 穩定 共識 - 學校是價值觀達成共論的場所。
[编辑] 代表人物
[编辑] 涂爾幹
-
- 強調教育的社會功能。
- 提出社會連帶(social solidarity)。
[编辑] 帕森士
-
- 認為班級教學有兩個功能-『選擇』與『社會化』。
[编辑] 默頓
[编辑] 衝突理論(conflict theory)學派
[编辑] 理論要點
對立與衝突 變遷 強制
[编辑] 代表人物
[编辑] 馬克思
[编辑] 柯林思
[编辑] 包爾思與金提思
[编辑] 布迪爾
-
- 「文化再製」- 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可以轉換成經濟資本。
- 勞動的兒童常不具「內化的文化資本」,所以導致學習失敗。
[编辑] 華勒
[编辑] 艾波
[编辑] 威里思
-
- 提出「文化創生」(cultural production)的觀點(別於文化再製)。
- 重視勞工學生的「反學校文化」(anti-school cultures)研究。
[编辑] 伯恩斯坦
-
- 提出「霸權再製」。
- 「文化霸權」(culture hegemony)-統治階級所建立的生活文化,經由教育與大眾傳播媒體的機制力量,影響社會成員的認知。
- 認為兒童社會背景影響語言,語言影響認知表現,認知表現影響教育成就。
[编辑] 解釋理論(interpretive theory)學派
[编辑] 重要理論
[编辑] 現象學
- 湖賽爾所創。
[编辑] 符號互動論
- 源始於米得(Mead)的自我中心學、柯來(Cooley)的「鏡中我」,以及湯姆士(Thomas)的「情境定義」。
- 研究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性質與過程。
[编辑] 俗民方法論
- 創始者-葛分科(Garfinkel)
- 主要概念有兩者:
反省性:所有行動者都具有反省意識。 指標性:語言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意義,需要互動才能溝通。
[编辑] 知識社會學
- 楊格(Young)-關注教育的內容,教育內容的選擇、確定與組織,乃是教育知識的階層化過程,學校教育過程則是教育知識的分配過程。
- 博恩斯坦(Bernstein)-不能階級的子女語言有異質性,影響教育可能性。
[编辑] 和諧vs衝突
和諧 | 衝突 | |
---|---|---|
主要特徵 | 結構與功能 整合 |
對立與衝突 變遷 |
代表人物 | 涂爾幹(E. Durkheim)==>社會分工論 帕森斯(T.Parsons)==> |
Marx的階級鬥爭論 Gumplowicz的種族鬥爭論 |
[编辑] 教育機會均等
- 垂直公平 - 對差別特性者,給予差別的對待。
- 現代中學
- 補償教育
- 教育優先區(重要)-目的使教育機會均等,教育資源分配合理化。
- 積極差別待遇
- 教育選擇權-可以自選學校。
- 教育卷-美國學者認為公立學校經營不佳,提出要自由競爭,提昇教學品質。
[编辑] 教育均等的策略
[编辑] 立法精神
民國88年,通過教育基本法,不分貧賤,入學機會均等。
[编辑] 教育制度
*延長國教年限 *公平客觀的入學考試 *學校制度單軌化。
[编辑] 教育措施
*推行輔導工作,試探學生性向。
*發展特殊教育-特殊教育零拒絕。
*推行多元文化。
*合理分配教育經費。
*能力分班。
[编辑] 教育與經濟
1960年代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的觀念興起,蕭資(Schultz,1963)最先提出人力資本論。
[编辑] 蕭資(Schultz,1963)的人力資本理論
[编辑] 其他名詞
- 涵化(occulturation)
- 社會連帶(social solidarity)-途爾幹認為人與人之間相互接觸,自然而然形成一種協和、平衡和規律。
- 社會階層 - 一個社會體系中,各種不同角色與地位,因其不同的特權、聲望、影響力、及權利等所形成的教持久的等級狀態。
- 社會組織 - 組織即指具有共同目標的人群的集合,其特點是在特定區域內具有唯一性。
- 社會變遷與教育的關係 - 社會變遷影響教育,教育形成社會變遷,教育常是社會變遷的條件。
- 同朔性文化-米得(Mead)認為人們向同年紀、同輩分者學習。
- 文化貧窮-認為學生學習成就不佳的原因,是因為學生家庭文化不佳。
[编辑] 香港教育社會學家
- Chan Kit Wah
- Cheng Kai Ming(程介明)
- Cheung Kwok Wah(张国华)
- Choi Po King, Dora (蔡寶瓊)
- Hei Hang Hayes Tang (鄧希恆)
- Gerard A. Postiglione (白杰瑞)
- Greg P. Fairbrother
- Koo Ching Ha Anita
- Wong Suk Ying (王淑英)
[编辑] 大中華地區教育社會學家
- 李锦旭 Li, Jinxu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副教授
- 莊勝義 Zhuang, Shengyi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 王慧蘭 Wang, Huilan 屏東教育大學初等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 張宏輝 Zhang, Honghui 花蓮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 丁笑炯 Ding, Xiaojiong PhD Candidate, Faculty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赵振洲 Zhao, Zhenzhou PhD Candidate, Faculty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贺笑星 He, Xiaoxing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 马和民 Ma, Hemin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Professor,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 王处辉 Wang, Chuhui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所长 Director and professor,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Nankai University
- 王有升 Wang, Yousheng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School of Teachers, Qingdao University
- 郑新蓉 Zheng, Xinrong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Professor, College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庄西真 Zhuang, Xizhen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博士后Post-doc fellow, Colleg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滕星 Teng, Xing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Professor, College of Education,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 巴战龙 Ba Zhan Long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 刘精明 Liu, Jinming 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Renmin University
- 罗燕 Luo, Yan 清华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讲师 Lecturer,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Tsinghua University
- 熊春文 Xiong, Chunwen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 谭斌 Tan, Bin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 刘丽玲 Liu, Liling 首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讲师
- 文东茅 Wen, Dongmao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 刘云杉 Liu, Yunshan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 田玲 Tian, Ling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 邱泽奇 Qiu, Zeqi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Director of Center for Soci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of China
- 刘世定 Liu, Shiding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副主任 Professor and Deputy Dean of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 钱民辉 Qian, Minhui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教育社会学研究所所长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Director of Institute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Center for Soci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of China, Peking University
- 朱志勇 Zhu, Zhiyong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教育社会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 盛小明 Sheng, Xiaoming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教育社会学研究所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