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社会学起源於19世紀初期,是对人类社会作整体研究的社会科学,主要以反覆論證來研究相对现代尤其是当代的人类社会與社會生活。從過去主要研究人類社會的起源、組織、風俗習慣的人類學,倾向变为以研究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中的组织或者群体的学科。它關心客觀的可測量的社會現象,把國家、政體當作人類組織活動,關注經濟現象的社會基礎及互動關係,尋找文化的普遍意義及可解釋的文化現象。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人们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社会群体或社会机构的成员存在。
目录 |
[编辑] 概观
对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整体研究源远流长。在19世纪初期,孔德認為過去神學及崇尚武力的社會慢慢消失,以理性、科學、工業為主的年代正在抬頭,兩者之間的衝突正是社會動盪的源頭。在社會制度轉變的時期,這種過渡性的衝突及混亂是無可避免。在舊制度消失前,人們無法體驗新制度,往往需要多次社會轉變才能改組社會。[1]社會學就是針對社會改組的問題(現代性)而發展成為一門社會科學。涂爾幹學派的社会学家不但希望了解什么使得社会团体聚集起来,更希望了解社会瓦解的发展过程,從而作出“糾正”。糾正的觀念並不暗示社會學家預設一個「正確社會」的模板。涂爾幹本人都不認為有一個終極的、完美的社會可以參考。簡單來說,當一群人互動形成一個穩定的參考架構,運行良久,對他們來說就是「常態」。當社會制度問題積累下來,此一穩定狀態被打破,形成混亂,即上述所謂「瓦解」時,就形成病態。因此涂爾幹認為,社會學家職責在於找出一個社會的「日常常態」,如此才能確定出「病態」的判準。社會學家需要不斷觀察與分析,不是找出模板,宣稱終極事實就結束。
相反地,法兰克福学派的社會學家并不探索对糾正社会的方法。因为他们认为对社会病疾提出的糾正方案,往往是以一个小群体的观念强加到绝大多数人的身上,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會使问题加重。20世紀初,如霍克海默與阿多諾等人,受到上一代如韋伯與齊美爾學說影響,加之參考馬克思理論,針對現代社會與資本主義制度產生悲觀看法,其中尤其看到社會雖然高度分工,卻也產生生活的分裂化。尤其是在藝術文化領域,大量複製技術的出現,造成藝術精神的喪失。法蘭克福第二代哈伯瑪斯繼承上述觀點,並參照美國結構功能論與象徵互動論、歐陸的現象學等,提出溝通行動論,與第一代悲觀觀點不同。認為必須致力建構一個可溝通的社會,才市悲觀現代性的出路。而上述的觀念,類似社會衝突論,知名人士如達倫道夫,也是以馬克思對社會階級分析為主,認為社會有掌握資源的的階級,以及受統治的階級,惟不同的是,馬克思認為資產階級握有生產工具,無產階級因無工具而受宰制,需要反抗革命,觀點較屬於政治經濟學,但衝突論者,結合韋伯對階層─加入社會地位等角度,認為社會不平等,源自多方面,不只經濟不平等。
今天,社会学家对社会的研究包括了一系列的从宏观结构到微观行为的研究,包括对种族、民族、阶级和性别,到细如家庭结构个人社会关系模式的研究。社会学系分成更多更细的研究方向,包括像犯罪和离婚,在微观方面例如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些社会学家使用定量研究[2]的方法从数量上来描述一个社会总体结构,以此来研究可以预见社会变迁和人们对社会变迁反应的定量模型。这种由拉扎斯费尔德(Paul F. Lazarsfeld)倡导的研究方法,现在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两个主要方法论之一。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另外一个主要流派是定性研究[3],包括歷史社會學、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专题小组讨论等收集资料的方法,以及基于扎根理论、内容分析等定性资料的分析及歸納方法。从事定性分析的社会学家相信,这是一种更好的方法,因為这可以加強理解“离散”性的社会和独特性的人文。这种方法从不寻求有一致观点,但却可以互相欣赏各自所采取的独特方式并互相借鉴。主流的观点认为,定量和定性这两种研究方式是互补的,而不是矛盾的。涂爾幹與韋伯都強調兩者的重要性─亦即從主觀(定性)與客觀(定量)交錯研究。到後來的象徵互動派大師布魯默(Herbert Blumer)相當強調定性的影響力。
[编辑] 历史
“社会学”是是对人类社会作整体研究的社会科学。它橫跨經濟、政治、人類學、歷史及心理學。它的意義在於尋找混合了人類知識及哲學的源頭。
“社会学”一词是由孔德(Auguste Comte)首创的,他试图使用一种物理学的方法来统一所有的人文学科——包括历史、心理和经济学,从而建立经得起科学规则考验的学科,原本他用“社会物理学”来称呼这个新的学科。他的贡献主要是他使得社会科学终于脱离了人文领域。他的社会学理念是典型18世纪的:他相信所有人类活动都会一致地经历截然不同的历史阶段,如果一个社会可以抓着这个阶段,它就可以为社会病开出有效的药方。
第一本以社會學為題目的書就是1874年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所著的《社會學研究》(The Study of Sociology)。在美國,1890年肯薩斯大學的“社會學元素”是社會學第一個課程[4][5],1892年芝加哥大學由艾比安·斯摩爾成立了美國第一個獨立大學學院,他也創立了“美國社會學學報”[6]。1895年,法國波爾多大學成立了歐洲第一個社會學學院。 1904年倫敦經濟及政治學院成立了英國第一個社會學學部[7]。1919馬克斯·韋伯在慕尼黑大學成立第一個社會學學部。1920年弗洛里安·茲納涅茨基(Florian Znaniecki)在波蘭成立第一個社會學學部。
第一次關於社會學的國際合作發生於1893年。當時 René Worms 成立“社會學國際小學院”,最後與創立於1949年的國際社會學家協會合併[8]。1905年成立的美國社會學協會是今天世界最大的社會學家協會。
19世紀至20世紀有一群古典社會學家冒起,例如:卡爾·馬克思、Ferdinand Toennies、埃米爾·涂爾幹、帕累托及馬克斯·韋伯(注:事實上涂爾幹、韋伯,乃至於韋伯好友齊美爾都自視自己是社會學家,談過如何建立社會學這門學科,惟探討議題不再於社會學內。上面三者都有專門的社會學著作或方法論)。正如孔德,他們都不會自視為社會學家。他們的工作涉及宗教、教育、經濟、心理學、道德操守、哲學、神學及其他學術範疇。當然他們在社會學上是非常有影響力的,特別是卡爾·馬克思更是經濟學重要巨頭。
早期由孔德帶出的理論研究方式是模仿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應用相同的方法學來探討社會現象。強調以經驗、實證和科學方法為社會學扎實的基礎。這個方法學稱為實證主義。
19世紀早期以實證主義與自然主義手法來研究社會生活受到了德國的狄爾泰、海因里希·李克爾等新康德主義派哲學家的質疑。他們認為自然世界跟社會世界是不同的,人類社會有獨特的範疇如意義、符號、規則、道德規範及價值。這些元素產生了人類文化。馬克斯·韋伯根據這個觀點發展出“反實證主義”的詮釋社會學(Interpretive Sociology),強調社會學研究的對象是人類行為的主觀意義。它跟反自然論有密切關係,使社會學研究特別關注人類及文化價值。這導致難以為主觀客觀研究分野的爭論並影響了詮釋研究。互聯網時代也催生了社會學的新分支-公共社會學。
最后,自然科学实际上并没有取代其他的社会科学,而是变成强调对象和方法的另一种形式。今天,社会学家通常通过比较法来研究人类组织和社会制度,特别是在复杂的工业社会组织结构的研究中。从20至21世纪來看,社会学的研究也应该是突飞猛进的时代。
[编辑] 社會學中的科學與數學
社會學家研究時常常分析群體,如社会阶级、社會組織、宗教組織、政治組織及商業組織。他們研究社會群體間的互動、跟蹤源頭及發展過程、分析群體活動對各個成員的影響。社會學家關心社會群體的特徵、群體間或成員間的互動影響及社會特徵(例如:性別、年齡、阶级、種族)對日常生活所帶來的效果。這些社會研究結果能夠協助教育家、立法者、行政人員、社工等解決社會問題並制定公共政策。大部分的社會學家都有多項專長,例如社會組織、社會分層及社會流動、種族關係、教育、家庭、社會心理學、城市、農村、政治及比較社會學、性別角色及關係、人口地理學、老年學、犯罪心理學及社會學應用。
今天,社會學研究人類組織、社會群體、社會互動等等都使用大量比較方法。社會學的發展對其它科學帶來額外的需求,這對研究現代工業社會是十分重要。近年,得到了人類學的啟示,加速了對多元文化及多元國民的研究。
另一方面,社會學朝著微社會結構發展,例如:種族、社會階級、性別及家庭。因為有很多罪案發生、家庭問題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壓力,急需要社會學來尋找解決方法。
社會學家透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來研究社會關係以預測社會變動。他們希望透過質性研究,如面談及小組討論,對社會運作有更深入的理解。有些社會學家正辯論着從中作出平衡填補兩者之間的空隙。例如:定量研究描述大型社會現象, 而定性研究描述個人如何理解大型社會現象。
[编辑] 主要学说
社會理論當中常常用一些抽象和甚至複雜理論框架來解釋和分析社會樣式和宏觀社會結構。社會理論總跟經典的學科有一個令人不安的關係,就是大部分的重要社會學家從未擔任大學職務。現今社會理論被認為社會學分支,涉足多個科學區域譬如人類學、經濟、神學、歷史等等。第一種社會理論幾乎跟社會學同時誕生。社會學之父-孔德創立第一社會理論-社會演化理論。在19世紀,三大社會理論分別是社會進化論、社會週期論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雖然它們現在被認為是過時,但是它們卻產生了新理論,像社会积淀论、新進化論、現代化的社會生物學、後工業化的社會理論及多邊理論。
跟实验性的自然科學不同,社會理論家很少使用自然科學方法及其他事證方式來證明論點。反而,他們面對非常大型的社會走勢時候都使用一些假說。可是,這些假說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證明。這正是反對者所批評的重點。對於解構主義者及後現代主義者,他們更質疑所有的研究及方法都是錯誤地承襲下來,很多時候,社會理論被認定為不可證明的。实际上,社会实践是检验社会学说的唯一标准。社会学说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在社会实践中发展。
[编辑] 社會研究方法
社會研究主要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大类。會用各種方法蒐集經驗實證,包括問卷、面談、參與者觀察及統計研究。历史社会学研究属于定性社会研究方法。
不同的方法所面對的困難是它們都根據研究員各自採納的理論基礎來解釋及了解社會。作為功能主義者,艾彌爾·涂爾幹喜歡以社會大規模結構來解釋任何東西。如果他是符號互動者,他便專注人們如何理解別人。馬克思主義者或新馬克思主義者把什麼都化作階級鬥爭。現象學家只是思考大眾對現實如何建立自己的意義。當各方都面對現實社會問題時,常常爭論誰對誰錯,而實際上會把不同方法學結合。
一般觀點將社會學區分為宏觀(鉅視)或微觀兩類,認為分析單位如國家發展,就屬於前者﹔分析個人精神與家庭等,較屬於後者。這是相當僵化的解決看法。事實上,所謂微觀並非依照研究單位的規模看,微觀較屬於處理社會學基本原型的東西,更觀察在不同單位之間的互動,事實上,在企業之間、乃至於國家之間,也可以視為是一個個個體,研究他們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微觀方式處理之─諸如用象徵互動論、現象學方法等。
互聯網是社會學家的興趣所在,原因有四。一)它是研究工具。例如網上問卷調查代替紙張問卷。二)它成為討論平臺。三)它本身是研究課題。互聯網的社會學研究網上社區、虛擬社區。四)因為互聯網而產生社會組織上的改變,例如由工業社會轉型到知識社會的大型社會改變。 一般歐美注意到互聯網問題,較傾向從媒介角度出發。認為它不僅是一個溝通工具而已,更在於改變人們互動的模式,一如20世紀以前,貨幣出現聯帶影響人們的現代生活,都會生活等﹔或向古騰堡印刷術在歐洲蓬勃之後,對歐洲知識與教育等面向的改變。
[编辑] 社會學與其他社會科學
在二十世紀早期,社會學家及心理學家曾對工業社會作出研究,對人類學作出了貢獻。要留意一點的是人類學家都曾對工業社會作出研究。今天社會學及人類學主要分別在於研究不同的理論和方法而不是對象。
社會生物學是綜合社會學及生物學的一門新科學。雖然它很快獲得接受,但仍然有很多爭論的地方因為它嘗試使用進化及生物過程來解釋社會行為及結構。社會生物學家常被社會學家批評過份倚賴基因對行為的影響。社會生物學家卻說在自然之間和哺育存在一個複雜關係。故此社會生物學跟人類學、動物學、進化心理學有密切關係。這仍然是其他科學所不能接受的。一些社會生物學家像Richard Machalek要求使用社會學來研究非人類社會。
社會學跟社會心理學有關係,前者關心社會結構,後者關心社會行為。
[编辑] 主要的社会学主题
- 群体组织方面:家庭-社区—乡村-集镇-城市-部落-民族-团体—文化..
- 社会制度方面:亲属-婚姻-经济-政治-法律-宗教-教育-文化-体育..
- 社会过程方面:合作-竞争-战争-改革-革命-社会舆论-社会价值观-社会一体化..
- 社会问题方面:就业-民族分裂-犯罪-环境污染-人口-移民-种族歧视-暴力—贫困..
[编辑] 社会学理论
- 马克思唯物史观
- 孙中山社会理论
- 毛泽东社会理论
- 邓小平社会理论
- 社会有机体论
- 社会发展论
- 社会积淀论
- 社会公平论
- 社会交换论
- 社会互动论
- 社会进化论
- 社会均衡论
- 社会认知论
- 社会唯名论
- 社会唯实论
- 社会学习论
- 社会控制论
- 结构功能论
- 冲突学说
[编辑] 社会学学派
- 历史社会学派
- 社会统计学派
[编辑] 社会学分支
- 社会分层学(或分层社会学)
- 社会学史
- 教育社会学
- 社会思想史
- 社会学方法
- 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统计学
- 实验社会学
- 数理社会学
- 应用社会学
- 比较社会学
- 社会地理学
- 文化社会学
- 艺术社会学、知识社会学、道德社会学
- 历史社会学
- 研究中国的历史社会学
- 经济社会学
- 军事社会学
- 社会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史、实验社会心理学
- 公共关系学
- 社会人类学
- 组织社会学
- 发展社会学
- 福利社会学
- 人口学
[编辑] 注釋
- ↑ 邱澤奇,《社會學是什麼》,天地圖書,ISBN 9789882014503
- ↑ 定量研究來以哲學的演繹法為根基,先預設假說,蒐集樣本後以機率與反面驗證方式推論。
- ↑ 定性研究屬於歸納法,透過不斷歸納資料屬性,最後建構一個關於對象專屬的理論,又有人稱為紮根理論。
- ↑ 肯薩斯大學社會學系
- ↑ 肯薩斯大學社會學系2005年新聞
- ↑ 芝加哥大學-美國社會學期刊
- ↑ 英國社會學期刊
- ↑ 國際社會學協會
[编辑] 参看
[编辑] 有關文獻
- 韋伯(德),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 ISBN 7563352058
- 葉至誠,《社會學是什麼》,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ISBN 9578187181
- 喬治.瑞澤爾(美),《當代社會學理論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ISBN 7301087985
- 乔纳森·特纳(美),《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 ISBN 957551498X
- John J. Macionis, Sociology (10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2004, ISBN 0131849182
- Piotr Sztompka, Socjologia, Znak, 2002, ISBN 8324002189
- Stephen H. Aby, Sociology: A Guide to Reference and Information Sources. 3rd edn. Littleton, CO, Libraries Unlimited Inc., 2005, ISBN 1563089475
- Anthony Giddens, Conversations with Anthony Giddens, Polity, Cambridge, 1998. 對古典社會學作很好的介紹。
- Anthony Giddens, Sociology, Polity, Cambridge
- Anthony Giddens, Human Societies: Introduction Reading in Sociology
- Robert A. Nisbet, The Sociological Tradition,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1967, ISBN 1560006676
- Evan Willis, The Sociological Ques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ocial life, 3rd edn,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0813523672
- Andrey Korotayev, Artemy Malkov, and Daria Khaltourina, Introduction to Social Macrodynamics, Moscow: URSS, 2006. ISBN 5-484-00414-4 [1].
- Li Yi. 2005.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Social Stratification。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ISBN 0761833315
[编辑] 外部链接
中國大陆資料來源:
台灣資料來源:
自學課程:
其他資料來源:
- 美國宗教數據檔案
- 美國社會學協會
- 分析及克服歐洲的社會學分裂: 歐洲社會學數碼圖書館
- Alan Sica 所著的堪薩斯大學-社會學世紀 (Adobe Acrobat PDF file)
- 國際社會學協會
- 社會研究的方法
- SocioSite - 社會科學系訊系統
- 社會理論及理論學家
- 社會學的詳盡介紹
- Theory.org.uk - 內容非常豐富的社會理論網站,David Gauntlett
- 一組人就是自己最差的敵人
- 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
社會科學的主要分支 |
---|
人類學 | 經濟學 | 教育學 | 歷史學 | 語言學 | |
法律学 | 管理學 | 政治學 | 心理學 | 社會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