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雪號穿梭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暴風雪號與一架米格-25「狐蝠」戰鬥機同時降落 |
|
Buran 俄语:Буран |
|
---|---|
轨道载具编号: | 11F35 K1 |
国家: | 蘇聯 |
命名事物: | 俄語「暴風雪」 [1] |
首次飞行: | 1K1 1988年11月15日 [1] |
最后飞行: | 1K1 1988年11月15日 [1] |
执行任务: | 1 [1] |
搭载宇航员: | 0[1]人 |
太空时间: | 3小時 |
环绕地球轨道: | 2[1]周 |
状态: | 已退役。後因飛機庫日久失修倒塌而被毀。 |
暴風雪號穿梭機(11F35 K1)是在前蘇聯的暴風雪號太空穿梭機計劃中,唯一一架真正完成建造及曾航行過的穿梭機。在該計劃於1993年終止前,它只執行過一次任務,於1988年被發射上太空。
與其美國的近親一樣,暴風雪號亦曾被穿梭機運輸機由降落地點運載回發射場。執行此運載任務的運輸機是一架前蘇聯(現烏克蘭)安-225運輸機。這架飛機的生產純粹為此用途而設,它亦是迄今為止全世界最大的一架運輸機與飛機。
目录 |
[编辑] 首次飛行
暴風雪號1.01的首次及唯一一次的軌道飛行任務,於1988年11月15日UTC3:00順利發射升空。它是由經特別設計的能源號火箭推進器送上太空。由於此次任務是無人駕駛,所以機上並沒裝有生活維持系統,操控台上的顯視屏亦沒有裝上任何軟件。 [1]
任務之中,暴風雪號用了206分鐘圍繞地球兩周。[2]在返回地球時,穿梭機在拜科努爾太空中心的跑道上進行了自動降落程序。雖然當時正吹著17米每秒的側風,但穿梭機僅僅比預定向側超出3米及向前超出10米,順利降落。[2]
當時少部份穿梭機的發射片段被用作廣播,但當中並沒有拍攝到真實發射情況。這個舉動引致有揣測指整個任務根本是虛構,穿梭機的降落並非由外太空地球軌道返回地球,只是由穿梭機運輸機上降落而已。在美國,企業號穿梭機亦曾進行過這種任務,以測試穿梭機在發射及降落時的飛行數據。因為當時STS-1任務執行時間挨近,故需要操控哥倫比亞號穿梭機的數據。為了消除有關猜測,蘇聯當局向外公開了穿梭機發射時的影片,証實了穿梭機的確被發射升空,俄羅斯傳媒並引述指當時天氣情況惡劣。[3]
[编辑] 計劃中的飛行任務
在1989年,當時已計劃暴風雪號穿梭機將會於1993年再進行一次無人飛行,任務約為期15至20天。[4]但最終因為整個太空穿梭機計劃被取消而告吹。
[编辑] 毀滅
在2002年5月12日,用以存放暴風雪號1.01軌道載具,以及能量號火箭推進器的實物模型(有可能是1988年那次任務的實物)的飛機庫,因日久失修而倒塌,把暴風雪號砸毀。八名工人亦同時因為建築物上蓋倒塌而被害喪生。 [1]
倒塌飛機庫照片 [2]
暴風雪號殘骸照片 [3],仍可在殘骸堆中看到暴風雪號右前方的擋風玻璃。
[编辑] 參考
- ^ 1.0 1.1 1.2 1.3 1.4 1.5 1.6 Buran NASA (12 November 1997) - 於2006-08-15zh-tw:造;zh-cn:采訪。
- ^ 2.0 2.1 Chertok,Boris (2005). Asif A. Siddiqi Raketi i lyudi (火箭與人類) (PDF), 179,NASA History Series. URL accessed 2006-07-03.
- ↑ 影片:蘇聯穿梭機暴風雪號升空 vunet.ru - 於2006-09-13zh-tw:造;zh-cn:采訪。
- ↑ Экипажи "Бурана" Несбывшиеся планы. buran.ru - 於2006-08-05zh-tw:造;zh-cn:采訪。 (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