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曾国荃(1824年—1890年),字沅甫。湖南长沙府湘乡人。清朝著名大臣曾国藩的九弟,湘军将领,人稱“九帥”。
在与太平军作战中,是其兄的重要助手。1856年从湖南募兵三千增援江西吉安,次年陷吉安。1860年围安庆,屡败陈玉成援军,次年陷安庆。1864年攻破天京。后任湖北巡抚。因善於圍城,又精於長壕法,人稱「曾鐵桶」。
國荃雖善戰,但殺人如麻,以安慶殺降、南京屠城,為人所病;南京城破後,曾国藩上奏入南京后,“……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其實十餘萬人大多是老百姓,南京文士李圭道:“至官軍一面,則潰敗後之虜掠,或戰勝後之焚殺,尤耳不忍聞,目不忍睹,其慘毒實較‘賊’又有過之無不及,餘不欲言,餘亦不敢言也。”(李圭:《思痛記》),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在《能靜居日記》有詳細記載南京城破:“……沿街死屍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斫戮以為戲,匍匐道上。婦女四十歲以下者一人俱無,老者無不負傷,或十餘刀,數十刀……”。彭玉麟見狀不滿,先後二次(1861年安慶之圍與1864年金陵之圍)致函曾國藩,要求大義滅親。曾國荃於南京搶得大量財物,曾國藩對朝廷奏稱“偽宮賊館,一炬成灰,並無所謂賦庫者,然克復老巢而全無貨物,實出微臣意計之外,亦為從來罕見之事”。
同治六年(1867年)一月,李鴻章和曾國荃採取分進合擊捻軍,曾國荃遣鮑超率“霆軍”東下,劉銘傳大敗,為鮑超所救,銘傳推卸責任,劉盛藻和鮑超受處分。曾國荃后因镇压捻军作战失败,称病退职。1875年重出官场,历任陕西、山西巡抚,任两广总督。1884年任两江总督。死後諡號稱“忠襄公”。
前任: 裕寬 |
兩廣總督 任職期間:1882年5月6日-1883年7月13日 |
繼任: 張樹聲 |
[编辑] 參考
唐浩明,《曾國藩》四部曲,血祭、強圍、野焚、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