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捻军是(1853年—1868年)活跃在北方的重要反清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捻”是淮北方言,意思是“一股一夥”,捻军起源於“捻子”,最初安徽、河南一帶有游民捏紙,將油脂點燃,燒掉油捻紙,用來驅除疾病、災難,多半是游手好閒之徒所為,越是荒年歉收,入捻人數越多,所謂“居者為民,出者為捻”。早期捻子是向鄉民募捐購買油捻紙,後來演變成恐嚇取財、勒索,實與盜賊無異。清朝称之为捻匪。首領為張洛行(張樂行)、張宗禹、賴文光等人,與太平軍互有聯絡,行蹤飄忽不定,難以捉摸。捻军骑兵纵横驰骋于安徽、河南、山东、江苏、湖北、陕西、山西、直隶八省十余年。1865年僧格林沁中伏被其遭到全殲之後,清朝倾全力对付,动用湘军、淮军及数省兵力,利用地形,“畫河圈地”,後分為東、西二捻,西捻為左宗棠所平定,東捻以李鴻章自上海募集重資,以金錢招降貧民收買捻軍之計所滅。
[编辑] 过程
- 1851年 河南捻党聚众起义。
- 1852年 淮北大旱,入捻農民增多。福建省毫州張洛行、龔得樹等人結捻聚眾萬人攻占河南永城。同年11月,捻眾在安徽蒙城歃血為盟,推張洛行為盟主,起義抗清,號稱“十八鋪聚義”。
- 1853年 太平天国北伐军经安徽、河南时,皖北捻党纷起响应,饥民到处揭竿而起。每年春秋二季集合外出夺取粮食。
- 1855年 黃河決口(開封以東),山東、皖北、蘇北大批災民流離失所,紛紛入捻。毫州、蒙城捻军推张乐行为盟主,号称“大汉盟主”,以雉河集为根据地,建立黄、白、蓝、黑、红“五旗军制”,人数达十万,到达高潮。淮河南北,遍地皆捻。
- 1856年 张乐行占领水陆要冲颖州三河尖,接受天王封号,但实际上是“听封不听调”。但与陈玉成密切合作。
- 1858年 至1862年 捻军在河南、山东、今安徽、江苏等地转战,各有勝負。
- 1860年(庚申年),捻军为夺取户部皇仓的粮食,攻掠江苏北部京杭大运河畔的商业重镇,驻有南河总督的清江浦(今淮安市主城区),并焚毁清江浦二十里长的街市,以及属于户部的皇仓和属于工部的四大船厂。但15公里外驻有漕运总督的淮安府城(今淮安市楚州区)因为城墙高大坚固未能攻下。(参见:庚申之劫)同年攻打的主要城市还有开封和济宁。
- 1861年 捻军尤为活跃,攻破湖北老河口和襄阳、樊城。一支入山东,逼近济南和烟台,为英、法军击退。
- 1863年 僧格林沁攻下雉河集,张乐行被俘。
- 1864年 太平天国灭亡后,遵王赖文光和梁王张宗禹等重组捻军。新捻军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逐渐变为一支约十万余人的骑兵部队。
- 1865年 5月18日,捻军在山东曹州全歼穷追不舍的清主力僧格林沁骑兵。华北震动,北京戒严。朝廷令曾国藩剿捻。改追击为四镇堵剿,于河南周家口、山东济宁、江苏徐州、安徽临淮关分置四镇,驻淮军和湘军八万,将捻包围在苏、豫、皖边区。又在淮北捻军的根据地修筑墟寨,清查户口,实行保甲连坐法。捻军突破湘军、淮军的包围,进入湖北。又突破开封、朱仙镇间的贾鲁河防线,东走山东。曾國藩被撤免欽差大臣,李鴻章繼任。
- 1866年10月 捻军分为东西两部,东由赖文光率领,西由张宗禹率领入陕西。
- 1867年 东捻被李鸿章淮军围困,突围失败,主力覆没,西捻军东下救援。
- 1868年 1月,东捻在山东胶莱河全军覆没,赖文光出面降向李鴻章部;西捻一度逼近保定、天津,七月在山东为淮军围困于鲁西北,恰逢连日大雨,捻骑不能奔驰,西捻溃败,张宗禹也在逃离中失踪(一说投河而死)。
[编辑] 參考
周世澄:《淮軍平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