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仁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道教系列條目 |
---|
基本教義 |
道 - 德 - 三清 - 修煉 |
重要人物 |
老子 - 庄子 - 张道陵 |
张角 - 葛洪 - 陈抟 - 王重阳 |
道教神仙 |
鴻鈞老祖 |
元始天尊 - 靈寶天尊 - 道德天尊 |
玉皇大帝 - 西王母 - 八仙 |
道教宗派 |
正一道 - 全真道 |
道教典籍 |
道德经 - 南华经 |
洞天福地 |
十洲三島 - 十大洞天 |
三十六小洞天 - 七十二福地 |
维基宗教主题 |
[编辑] 梁仁庵與黃大仙的信仰
黃大仙信仰本身並非誕生自香港。
將黃大仙信仰傳播到香港的第一個人是梁仁庵道長。根據史料,梁仁庵誕生於1861年的西樵稔崗,累世以務農為業。1897年得到黃大仙降箕,成為黃大仙信仰者,奉黃大仙為先師,更入道成為道侶。當時據說,只有梁仁庵能得到現佛的感應,使箕筆移動和辨認沙上的箕字,所以成為普濟壇的主持。
1901以後,梁仁庵竭盡所能發展黃大仙信仰有關的傳道事業。經過多方求助,募得金錢土地,創立了“赤松黃大仙祠”。民國以後,由於中國政局動盪,社會穩定收到威脅,梁仁庵決定離開廣州向香港遷徙,為時1915年。
[编辑] 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繼續發展
1915年以後,梁仁庵在香港輾轉佈道,先後在皇后大道以及灣仔等地設壇。直至1921年,得到黃大仙的箕示,謂吉地在九龍城馬頭起,往北走三千步處,可建祠。
於是,梁仁庵和馮萼聯兩人按照“箕示”,建立祠壇“嗇色園",以“普宜壇”作為壇號。大殿於1925年命名為“赤松黃大仙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