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遊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死亡遊戲》由高洛斯(Robert Clouse)導演,於1978年公映,一般被認定為李小龍的遺作;但事實上,電影中只有十二分鐘的片段是李小龍本人親身拍攝,甚至早於在開拍《龍爭虎鬥》前。李小龍1973年7月20日去世,無法完成這部作品,於是嘉禾電影公司重新虛構了一個新的故事,並把這些片段混進其他新拍攝的片段,拍攝成現在的《死亡遊戲》。劇中有多幕武打場面被視為李小龍武術的經典。而劇中李小龍穿著黃運動服的型像在日後不少的電影中都有再現。
[编辑] 主要演員
- 李小龍
- 吉楊(Gig Young)
- 甸積嘉(Dean Jagger)
- 歌蓮蘭(Colleen Camp)
- 曉奧勃連(Hugh O'Brian)
- 伊魯山度(Danny Inosanto)
- 洪金寶
- 羅禮士(Chuck Norris)
- 謝柏(Kareem Abdul-Jabbar)
[编辑] 故事大綱
故事講一個動作明星比利向掌握明星的黑幫集團復仇的故事,這個黑幫集團要強行做比利和其女友的經理人,遭到比利的拒絕,於是他們便在比利拍片時,換了子彈,企圖將比利殺死,比利在一位記者的幫助下做出死亡的假象,並開始易容復仇行動,黑幫在得知其未死後綁架他的女友做人質,最終比利救出女友,將大反派打死。
[编辑] 本片原意
李小龍拍攝本片的原意是在《死亡遊戲》中展示截拳道的哲學,是一部寄托小龍人生觀和武學思想的片子,並隱含著他的人生態度和行為方式的轉折。在李小龍構思的故事中,李小龍遠赴韓國一層七級寶塔,一位武術高手(隱喻小龍自己)與另外兩位武術家 (分別是田俊和貌似狄威的解元)一同闖進寶塔,尋找寶塔中的一個神秘寶盒。但寶塔的每一級都有一位不同國藉的高手把守,每過一級都有一場生死搏斗,最後僅小龍自己一個能打敗所有高手,拿得寶盒,而寶盒中找到的僅是一張字條,上面寫著:『生就是一個等待死的過程。』
李小龍在大學主修的是哲學,而他在融百家之長創立截拳道的演武過程中,日益領會到武術不僅是一門搏擊健身的技藝,更是講究「天人合一」的哲學。1972年秋,李小龍開始了新片《死亡遊戲》創作。最初的靈感來自佛教的典故「七級浮屠」,是說一位絕頂高手,為了奪得傳說中的稀世珍寶而獨闖七層寶塔,經過殊死搏斗後終於到達塔頂,卻大失所望。藏寶匣里沒有稀世珍寶,只有一張紙,寫著一句古老的偈語:「生是一個等待死亡的歷程。」寂寞高手登上塔頂,世間再無對手,「一覽眾山小」之後是無盡的孤寂與失落,縱使天下無敵,也終將敗在死亡這個永恆的「敵人」面前。此時的李小龍也有類似感懷,作為一名武術家,他已經無敵天下,作為一名影星,他接連創造了香港的票房神話,連向來歧視華人的好萊塢也破天荒地請他主演並監製下一部影片。這時的李小龍很想將《死亡遊戲》製作成電影史上場面最宏大的動作巨片,達到類型片的極致後再去拍攝劇情片和文藝片開拓戲路,粉碎外界對他「一介武夫,毫無演技」的偏見。然而,為了早日完成另一部向好萊塢進軍的影片《龍爭虎鬥》,《死亡遊戲》只拍攝了幾段主要打斗鏡頭就暫時封鏡。不料那句「生是一個等待死亡的歷程」的偈語,突然在1973年7月20日應驗,《死亡遊戲》這個帶有「不吉利」片名的影片成了李小龍的未竟遺作。
李小龍電影 | ||||
---|---|---|---|---|
唐山大兄 | 精武门 | 猛龍過江 | 龍爭虎鬥 | 死亡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