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李尚、苏飞、伍被等,仿秦呂不韋著《呂氏春秋》,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劉安是漢武帝劉徹的叔父,劉安撰作《淮南子》目的,是針對初登基的漢武帝劉徹。原书内篇二十一卷,外篇三十三卷,至今存世的只有内篇。这部书的思想内容接近于道家,同时夹杂着先秦各家的学说,故《汉书·艺文志》将之列为杂家类,胡適說:『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書又集道家的大成』(《淮南王書》),1932年2月28日,胡適曾送《淮南子》給蔣介石,正是看中了此書宣揚“無為主義”。
- 《淮南子》内篇二十一卷内容如下:
- 卷一: 原道训
- 卷二: 真训
- 卷三: 天文训
- 卷四: 坠形训
- 卷五: 时则训
- 卷六: 览冥训
- 卷七: 精神训
- 卷八: 木经训
- 卷九: 主术训
- 卷十: 缪称训
- 卷十一:齐俗训
- 卷十二:道应训
- 卷十三:汜训
- 卷十四:诠言训
- 卷十五:兵略训
- 卷十六:说山训
- 卷十七:说林训
- 卷十八:人间训
- 卷十九:修务训
- 卷二十:泰族训
- 卷二一: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