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面积 | 1535平方千米 |
人口 | 78万人(2002年) |
行政级别 | 县级市 |
邮政编码 | 213300 |
电话区号 | 0519 |
[编辑] 历史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设溧阳县,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废县,改称平陵,属永平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恢复原名。隋开皇十八年(598)溧阳并入溧水县。唐武德三年(620)析溧水再置溧阳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曾升为溧州,后又改为溧阳府、溧阳路、溧阳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复县。1990年撤县设市。
[编辑] 地理
溧阳位于江苏和安徽两省交界处,亦临近浙江省,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全市年平均气温15℃,降水量1136毫米。
[编辑] 经济
农业发达,主产稻谷、小麦等各种粮食,还盛产茶叶和板栗。工业则以生产丝绸而闻名。多次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
[编辑] 人物
明代学者马一龙是溧阳人,著有著名农学理论著作《农说》。然而,正史无传,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简单介绍云:“一龙字负图,溧阳人,嘉靖丁未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其故事流传于溧阳民间。
同为唐朝诗人的孟郊于贞元十七年(801年)任为溧阳尉。著名诗篇《游子吟》既是孟郊任溧阳尉时所作,该诗题注为“迎母溧上作”。
[编辑] 名胜古迹
城郊的天目湖,是著名旅游区。别桥的虞氏宗祠堂壁上,书有《淳化阁帖》,临摹了许多宋代以前的名家、名人书法作品。名胜古迹还有高静园等。
[编辑] 物产
溧阳地处茅山和太湖之间,丘陵和平原约各占一半土地面积,非金属矿储量丰富。有石灰石、方解石、膨润土、瓷土、耐火土、石英石、叶蜡石。
中药材有太子参、桔梗、玉竹、夏枯草、益母草等。
土特产品有板栗、红花、墨饭、白芹菜。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行政区划(省会:南京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