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翔工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漢翔工業,全稱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Aerospac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AIDC)是台灣的一個國營企業,成立於1996年7月1日。
[编辑] 歷史簡表
- 1946年:空軍航空工業局在中國南京成立。
- 1949年:遷至台中西屯的水湳機場。
- 1969年:改制為空軍航空工業發展中心。
- 1983年:改隸國防部中山科學研究院
- 1996年:改組為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為經濟部所屬之國營企業之一。
[编辑] 概況
國民政府為建立中華民國航空工業,於1946年9月在當時的首都南京成立航空工業局,負責飛機研發與生產任務。1949年奉當時國民政府令遷至台灣,並於1954年7月精簡編制,改名為空軍技術局,擔任技術輔導及研究發展等工作。 1969年3月奉令將技術局改編為航空工業發展中心,仍隸屬空軍總司令部。
多年來除與國外廠家合作生產UH-1H直昇機118架、F-5E及F-5F噴射戰轟機308架以及T-53發動機154具、TFE73l發動機150具,並自行研製完成介壽號58架、中興號52架及自強號62架等各型教練機。 自中美斷交,鑒於政治局勢之變遷,為因應未來國防需要,乃於1981年5月與蓋瑞公司合作發展TFEl042發動機,1988年底完成IDF戰機,命名為『經國號』,並進入先導生產及量產階段且陸續移交空軍服役。
1990年行政院頒布『航太工業發展方案』將航太工業列為六年國建中亟待建立之新興工業之一,政府考量經國號戰機量產於1999年完成後,仍能繼續有效運用航空工業發展中心現有人才與機具資源,於1992年10月將航空工業發展中心改制為國營事業機構。1995年經立法院『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並於1996年7月1日改制為經濟部所屬之『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後經營策略也從軍用航空轉型為軍民通用,及多角化經營為目標;以配合朝民營化的方向轉型。
目前總部位於台中市西屯區,另外在沙鹿與岡山設有工廠,場區總面積達115公頃,截至目前為止漢翔公司是台灣本地唯一的飛機製造公司。
該公司最著名的產品為IDF經國號戰鬥機,是目前台灣空軍的主要戰鬥機,另外作為空軍軍官學校高級教練機的AT-3自強號以及PL-1介壽號教練機也是該公司早期的產品,均為台灣國防工業自主發展的重要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