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玉山 | |
---|---|
![]() 玉山 |
|
海拔: | 3,952公尺 |
位置: | 台灣 |
山脉: | 玉山山脈 |
坐标: | |
首次登顶: | 1900年4月11日由日本人類學家鳥居龍藏首度登頂 |
最容易的攀登路线: |

玉山位於臺灣中部的南投縣信義鄉、高雄縣桃源鄉及嘉義縣阿里山鄉交界之處,主峰海拔3,952公尺,為玉山山脈中最高的山,也是台灣第一高峰,更是西太平洋海島群與東亞地區的最高峰,比日本第一的富士山還高,因此,日治時期有「新高山」之稱,與次高山(雪山)、能高山並稱「台灣三高」。在著名的台灣百岳之中,玉山與雪山、秀姑巒山、南湖大山、北大武山合稱「五岳」,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氣勢磅礡,雄霸一方。
目录 |
[编辑] 玉山群峰
玉山群峰乃是以玉山主峰為中心,由玉山北峰、玉山東峰、玉山南峰、玉山西峰、玉山前峰、東小南山、南玉山、鹿山等台灣百岳山峰,組成衆星拱月之勢。
玉山主峰巍峨壯麗、氣宇非凡,四面皆是陡壁危崖,南北兩側是千仞峭壁,西側絕壑深溝,東側則是碎石陡坡。玉山聳立於天際,無論山容或山勢皆有帝王之尊,除了是台灣五岳之首、百岳之王外,更重要的是玉山群峰地區蘊含著珍貴的生命寶藏。這裡有亞熱帶、暖溫帶、冷溫帶及高山寒原帶的不同氣候型態,衍生出多樣化的動物群種及植物林相,生態資源相當豐富。
玉山群峰周邊目前已劃入1985年4月10日成立的台灣第二座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的特別景觀區之一,為玉山國家公園八個特別景觀區中面積最大的一個,新中部橫貫公路經過玉山群峰的[塔塔加鞍部,該地也設有一大型的休息區,除了供過路民眾休憩外,由於該休息區地點適中可以遙望玉山主峰,在近年成為熱門的觀光地點之一。 攀登玉山一般有二條路線,西側的塔塔加鞍部線最多人利用,東側的八通關線也有人利用,但多用為從塔塔加上山後,不想原路下山的另一個選擇,登山界尚曾循南稜的廣東丸山、南玉山,或北稜的沙裡仙溪林道、北玉山路線上登,玉山冬季多會積雪,亦有山友循積雪深厚或結冰堅硬的劍溝以冰攀上登。 玉山主峰、西峰間的鞍部山坳有建一座排雲山莊,是此山區唯一有人管理的山中旅館,惟因攀登玉山人數眾多,山莊容量與腹地有限,使攀登玉山在自然條件上並不困難,反而是取得床位難上加難。
[编辑] 玉山之巔
玉山主峰的海拔高度在日治時期,測量為3,997公尺,近年來在新技術的測量下,海拔重新測得為3,952公尺。
1966年時,台灣政府曾在玉山山頂最高點處設置了于右任的銅像,以補足4,000公尺高度。然而此銅像於1995年11月1日遭鋸斷。前二二八紀念館館長葉博文於2007年2月出面表示是當年破壞銅像的元凶之一,並說明動機在於希望還玉山原有風貌[1]。後經黏合,卻又於翌年5日發現整個銅像遭丟入山谷中[2]。於是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在銅像原址改立巨石,並以新的測量數據,上刻「玉山主峰」及「標高3952公尺」字樣,作為台灣最高點的像徵。
此外,在玉山群峰中的第三高峰玉山北峰(海拔3,858公尺)上建有一隸屬於中央氣象局的氣候觀測站,是台灣境內位置最高的一棟建築物。
[编辑] 玉山別名
玉山為台灣布農族的聖山,鄒族語則稱其為八通關(Pattonkan)。另外,也是居住於玉山之下的另外一支原住民民族曹族,則稱呼玉山為Panguno Rakaso,皆是指「石英山」的意思,蓋因冬季時山頭積雪反光,狀似石英玻璃般閃爍之故。
對於西方而言,玉山最早在文獻上的記載,則是發生於1857年,一艘美國商船亞歷山大號(USS Alexander)在離開當時的安平港時,船長摩里遜(W.Morrison)見到高聳的玉山之後將其記載在航海日誌中,因此有摩里遜山(Mt. Morrison)這稱呼。
1895年,台灣因為清廷敗戰簽訂了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使得玉山也成為日本管轄境內。來到台灣的日本人發現玉山的高度超越了日本的第一高峰富士山(海拔3,776公尺),因此明治天皇在1897年6月28日下召將玉山更名新高山(にいたかやま),意指日本領土新的最高峰,並且在山頂上設立神道教寺廟。另外,亦將雪山命名為次高山,意指第二高峰。
根據日本海軍的傳統,重型巡洋艦向來是以山名來命名,因此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中也有命名為「新高」的戰艦存在。此外,1941年12月2日下令攻擊珍珠港的密碼「ニイタカヤマノボレ一二○八」(攀登新高山一二○八)中的新高山就是指玉山。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戰敗,台灣的主權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新高山則在1947年12月1日正式改回玉山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