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后晋高祖 | |
---|---|
姓名 | 石敬瑭 |
庙号 | 高祖 |
谥号 | 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
陵墓 | 显陵 |
政权 | 后晋 |
在世 | 892年-942年 |
在位 | 936年-942年 |
年号 | |
天福:936年十一月-942年六月 |
后晋高祖石敬瑭(892年—942年)是五代时期后晋開國皇帝,936年—942年在位,廟號高祖,諡「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目录 |
[编辑] 早期
石敬瑭的祖先为中亚人,从沙陀移居太原。父石紹雍,母何氏。石紹雍从李克用父子征战,官至洺州刺史。
石敬瑭自少为李嗣源(後來的後唐明宗)赏识,被招为女婿。後唐莊宗同光四年(926年),魏州兵变,石敬瑭力劝李嗣源回兵入汴,转攻洛阳。嗣源即位后,石敬瑭历任保义,宣武,河东诸镇节度使。
934年,閔帝李從厚徙石敬瑭為成德節度使。閔帝討伐潞王李从珂失敗,逃到衛州,向石敬瑭求援,可是石敬瑭的部下把閔帝隨從殺盡,石敬瑭便離開閔帝,最後閔帝被李从珂派人殺死。
[编辑] 建國
末帝李从珂继位后,任石敬瑭為河東節度使,後來開始對石敬瑭起疑,石敬瑭也暗中謀自保。石敬瑭以多病為理由,上表請求朝廷調他往其它藩鎮,借此試探朝廷對他的態度。末帝在清泰三年(936年)五月改授石敬瑭為天平軍節度使,並降旨催促赴任。石敬瑭懷疑末帝對他起疑心,便举兵叛变。後唐派兵討伐,石敬瑭被圍,向契丹求援,九月契丹軍南下,擊敗唐軍。石敬瑭在十一月受契丹冊封為大晉皇帝,認契丹主为父,自称儿皇帝,然後向洛陽進軍,末帝在閏十一月(937年1月)自焚,後唐遂亡。
石敬瑭滅後唐後,按约定将燕雲十六州献给契丹,使中原地区丧失了北方屏障,另外每年纳岁绢三十万匹,並向比他小10岁的辽太宗耶律德光称自己為“儿皇帝”,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可谓奇耻大辱。
[编辑] 後期
石敬瑭在位期間,各地將領叛變事件不斷,他的兒子重信和重乂亦遭叛軍殺害。后因成德節度使安重榮及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先後接受吐谷浑部族投降,石敬瑭屡遭契丹责问,乃忧愤而死。
[编辑] 子女
[编辑] 子
- 剡王石重胤
- 虢王石重英
- 楚王石重信
- 寿王石重乂
- 夔王石重进
- 陈王石重杲
- 石重睿
[编辑] 參考資料
- 《舊五代史》卷75、76
- 《資治通鑒》卷279、280
前任: - |
中国后晋皇帝 936—942 |
繼任: 后晋出帝石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