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探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網絡探究(WebQuest,亦作Internet Quest),又譯网络主题探究、探索網站等,是一種由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杜博禮教授(Bernie Dodge)於1996年發明的培養學童思考方法。它是一種以探究為本(Inquiry-based Learning)的嶄新學習方式,讓學生透過在互聯網上搜尋相關的資訊去解決問題,從而達至鼓勵學生學會學習的目的。由於網絡探究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所以現時相關的書還比較少[1]。
根據杜博禮教授當年所發表的原文[2],網絡探究是一種「以探究為本的活動。在這活動中,部份或所有學習者要處理的資訊都來自互聯網上的資源。有時亦可輔以視像會議」[3]另外,根據 BestWebQuests.com 的建議,在確保能令學生培養解難的方法,在網絡探究的題目內必須有一定的高層次思考問題[4]。
目录 |
[编辑] 特色
- 非同步學習達成
[编辑] 架構
基本上,一個網絡探究的網頁應有以下各個部份:
- Introduction
- Task
- Process
- Evaluation
- Conclusion
- Teacher Page
[编辑] 一個好的WebQuest的條件
- 要有清晰的評分準則 (Rubrics)
- 要有清晰的指引
- 能夠透過異質分組來促進組員之間的合作
[编辑] 參看
- 建構主義
- 合作學習
- 李克東教授:華南師範學院教授,中國大陸在網絡探究方面的專家。
- 李芳樂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香港在網絡探究方面的專家。
-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香港第一家網絡探究卓越教學中心成員學校。
[编辑] 參考
- ↑ 參看:Amazon的搜尋結果
- ↑ http://webquest.sdsu.edu/about_webquests.html
- ↑ 原文:"an inquiry-oriented activity in which some or all of the information that learners interact with comes from resources on the internet, optionally supplemented with videoconferencing."
- ↑ http://bestwebquests.com/about/default.asp
[编辑] 外部連結
- WebQuest 主頁 (英語)
- WebQuest Portal (英語)
- 處理信息的六種能力 (英語)
- WebQuest 評鑑表 (英語)
- 惟存教育:网络主题探究 (WebQuest)
- Using WebQuests to Meet the Needs of All Learners, by Lalia J. Richman (英語)
- WebQuest 例子:
-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WebQuest網絡探索教學研究計劃
- WebQuest 「軟件」
- WebQuest 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