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罗瑞卿(1906年5月31日—1978年8月3日),原名其荣,四川南充人。
1923年考入南充中学。1926年6月就读于成都实业专修学校。1926年10月赴重庆。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考取黄埔军校武汉分校,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闽西游击大队大队长,红四军参谋长、纵队政委、师政委、军政委,红一军团保卫局局长,中央红军先遣队参谋长、陕甘支队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红一方面军保卫局局长,中央苏区红军大学教育长、副校长。1934年秋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参谋长、晋察冀军区政委、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二炮兵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政法办公室主任、公安部部长兼公安司令员、政委、北京市公安局长。1959年以后,任国务院副理、国防部部长、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中央军委常委。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为第一、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共七届候补中央委员、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1965年12月8日-15日,毛泽东在上海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撤销了罗瑞卿的全部军队职务。1966年3月,在叶剑英主持下,中央军委召开会议,公开对罗瑞卿进行批判斗争,叶剑英作了“彻底粉碎罗瑞卿同志篡军反党的阴谋,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奋勇前进”的发言。3月18日,罗瑞卿从家里的三楼平台跳下,造成“双侧多根肋骨骨折并双下肢跟骨粉碎性骨折”。[1]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政治上得到平反,又当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及中央军委秘书长。1978年7月赴德医病,于1978年8月3日病逝于原联邦德国。
[编辑] 注释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
粟裕 | 徐海东 | 黄克诚 | 陈赓 | 谭政 |
萧劲光 | 张云逸 | 罗瑞卿 | 王树声 | 许光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