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翁同龢(1830年—1904年),简体字“翁同和”,字叔平,號松禪,晚號瓶庵居士。中国江蘇常熟人,晚清政治人物、书法家。
[编辑] 生平
咸豐六年(1856年)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是同治帝跟光緒帝的兩代帝師。官至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门大臣。翁同龢並不以政績聞名,以書法著世,縱橫跌宕,為世所重。
同治十二年(1873年)十月“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是翁同龢發現諸多疑竇,慈禧太后下令重審此案,其中涉及“兩湖派”與“江浙派”的權力鬥爭。
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中,支持劉永福;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極力主戰;又因曾國藩及李鴻章曾經檢舉其兄,因而終身與李鴻章有仇,處處刁難北洋水師,當時有一副譏諷對聯描寫二人:「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上聯「合肥」指安徽合肥的李鴻章,下聯「常熟」即江蘇常熟的翁同龢。
促進維新變法,推薦康有為;在戊戌變法前夕,被慈禧太后强迫光绪帝将其罷職歸里,后病逝于故乡。死後康有為譽之為“中國維新第一導師”。卒謚文恭。著作有《瓶廬詩稿》、《翁文恭公日記》、《翁文恭公軍機處日記》等。
[编辑] 改革主張
在長達二十年交往中,其帝師身分對皇帝的政治思想產生深遠影響,在1889年光緒親政時,翁即向皇帝呈上馮桂芬的《校邠盧抗議》,主張穩重務實的改革,強調西學的重要,不過其本身十分重視儒學的根本價值,在甲午戰爭後極力將和談責任推搪予李鴻章以免接觸外交事務可見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