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鴻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鴻烈博士,GBS,OBE,PhD,JP(Dr Hu, Henry H.L., GBS, OBE, PhD, JP),香港第一家私立大學──香港樹仁大學的校監及創辦人。
胡鴻烈,1920年在浙江紹興出生,擁有香港執業大律師資格,並且執業有五十多年。曾任立法局議員、全國政協委員。
胡博士已婚,妻子是鍾期榮女士。
胡鴻烈於1971年與妻子創立香港樹仁學院。為把樹仁學院升格為香港首家私立大學,夫婦倆與樹仁師生共同奮鬥了35年後,樹仁學院於2006年12月獲香港政府承認為香港樹仁大學。
胡鴻烈因自幼清貧,至九歲才就學,但卻在兩年半內修畢小學所有課程,並自行參加省升中試,在浙江省三萬多名考生的考試中名列前茅。高中畢業後,他入讀中央政治大學修讀法學,1942年畢業。大學畢業後,他參加了全國高等文官考試,取得外交組考試第一名的佳績。他後來亦在國家文官的培訓當中邂逅全國高等文官考試司法組第一名的鍾期榮女士,二人於1945年11月12日成婚。同年,胡鴻烈攜妻子到國外開展其外交官生涯。1949年,國家政府交替,委任胡鴻烈擔任中國駐外外交官的原國民黨政府已不再擁有對中國大陸的管治權力,胡鴻烈的外交官身份已名存實亡。他與妻子遂決定到巴黎大學進修,於1952年取得博士學位。他於1954年在英國考取了大律師資格,並於1955年開始在香港開展其大律師業務。
胡鴻烈熱愛中國,這是一直為各界所公認的。據說,他為了要保留中國國籍才會放棄考取事務律師資格而考取訴訟律師(又稱「訟務律師」或「大律師」)資格,因為當時要在香港擔任事務律師是必須為英國國籍的,當時,事務律師的收入普遍較訴訟律師的為高。他是香港最早期的立法局民選議員之一。1979年,胡鴻烈獲邀到大陸出席中國國慶三十周年紀念,並獲鄧小平接見,是第一位到內地的香港立法局議員。他在1983年卸任立法局議員職務,其後亦沒有再參選議員。1987年,他獲委任為第六屆的全國政協委員,自1993年全國政協第八屆會議開始,他連續兩屆獲委任為政協常委。
胡鴻烈最為人熟悉的成就是和妻子在1971年創辦了前樹仁學院(即如今的香港樹仁大學),夫妻二人為樹仁大學的建設與發展付出鉅大,至2006年樹仁學院學生宿舍和文康大樓建成為止,估計胡鴻烈對該校的資金投入有四至五億港元。作為香港第一家私立大學的創辦人,胡鴻烈對香港高等教育界的貢獻及教育家之名是毋庸致疑的。
胡鴻烈在法學研究方面,精研中國近現代法律,更是《大清律例》方面的學術權威。
[编辑] 專業資格
- 英國大律師公會會員 (1954)
- 香港大律師公會會員 (1955)
[编辑] 其他公職
-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委員
- 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