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薤 | ||||||||||||||||||||
---|---|---|---|---|---|---|---|---|---|---|---|---|---|---|---|---|---|---|---|---|
Image:Allium chinense.jpg 薤植株 |
||||||||||||||||||||
分类 | ||||||||||||||||||||
|
||||||||||||||||||||
学名 | ||||||||||||||||||||
Allium chinense G. Don |
薤(注音:ㄒㄧㄝˋ,漢語拼音:xiè),又名藠頭或薙頭(藠,注音:ㄐㄧㄠˋ,漢語拼音:jiào)、小蒜、薤白頭、野蒜、野韭等,学名Allium chinense G. Don,又異名為Allium bakeri。薤在中國内蒙與山西等地称为薤薤(俗寫為「害害」)。在台灣,閩南話稱為蕗藠、藠頭(藠俗寫為「蕎」);阿美族稱之為火蔥。為葷菜之一。廣東稱藠頭。
目录 |
[编辑] 型態
葉深綠細長管狀似蔥、韭,截面為三角形。葉鞘抱合成假莖,基部形成粗的鱗莖。鱗莖球形,外觀初看似小型蒜頭(大蒜),故名小蒜,剖開來環形結構似洋葱,呈白色,是主要的食用部分。秋季九至十月抽花莖,繖形花序,花小呈紫紅色。
[编辑] 產地
原产中国,漢書《龔逐傳》就有记载,目前中国南方諸省都有种植,北方人较少食薤。江西省新建縣被中華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命名「中国藠头之乡」。
在台灣現為零星種植,較大規模栽植者包括了雲林縣古坑鄉、嘉義縣阿里山鄉、臺南縣白河鎮,以及花蓮縣壽豐鄉月眉村與光復鄉等阿美族部落。
[编辑] 歷史
僅四句:「薤上露,何易皠,露皠明朝還落復,人死一去何時歸?」
[编辑] 食用方法
源於日式的料理方法則包括:生蕗藠切片涼拌、日式炸物(沾粉去炸)、蕗藠炒麵、清炒、蕗藠炒蛋、蕗藠炒豬肉、什錦蕗藠煎餅、雞肉芙蓉蕗藠蛋、海帶拌蕗藠、蕗藠海鮮義大利麵、蕗藠滑菇等等。
[编辑] 漢醫學藥效
[编辑] 性味與歸經
[编辑] 功效
功能行氣止痛、理氣寬胸、通陽散結;以上能溫通胸陽而散陰寒之結,治療胸痹而痛、喘促等證;以下能通滯行氣,治療下痢腹痛等證。
治胸痹代表方為栝蔞薤白白酒湯與栝蔞薤白半夏湯,出典於《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卷十五「辨胸痹病脈證並治」篇,以及後世本《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篇。
[编辑] 外部連結
- 薤植株照片
- 花蓮阿美族的特有蔬菜-火蔥(Acrobat® pdf檔)
- 台灣花蓮縣光豐地區農會網路超市——蕗蕎簡介與網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