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大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螺大橋是一座橫跨臺灣濁水溪、兩端分屬雲林縣西螺鎮與彰化縣溪州鄉的鐵橋。
[编辑] 歷史
濁水溪為臺灣中部重要分界河。由於河面廣闊,16世紀歐洲人所繪之臺灣地圖,甚至誤將臺灣分為北、南兩島。長期以來,兩岸人民往來時必須長期倚賴竹筏等交通工具,若遇上溪水暴漲,則嚴重影響兩地交通,因此一直有興建交通橋樑之議論。
在日治時期,跨越濁水溪下游的陸橋僅有縱貫線之鐵路濁水溪橋,未有公路陸橋跨過。旅客渡濁水溪須轉乘鐵路或竹筏。
西螺大橋於1937年(昭和12年)開始發包興建,日治時期主要的建設部分為橋墩,方法是先以鐵條梆出橢圓形空心板模,接著灌漿抽沙來加重重量使板模下沉,如此反覆作業,使每作橋墩的基樁高度約二層樓高,32座橋墩約耗時兩年完成,之後因中日戰爭與珍珠港事件而停工。戰後,國民政府在美援下於1952年5月29日再度開工,12月25日全部完工,隔年1953年1月28日正式通車。西螺大橋全長1939.03公尺,橋面寬7.3公尺,共32座橋墩,31個橋孔,採華倫氏穿式,以鋼鐵作架,橋泥主要為水泥。完工當時,是僅次於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大橋,也是遠東第一大橋。另外,橋上亦併設糖業鐵路,為南北平行預備線最晚完工的一段。1979年鐵路部分以妨礙交通為由拆除。
1997年,中沙大橋與西螺大橋間的溪州大橋完工後,西螺大橋轉為供小型車、機車、自行車通行的便橋,2000年曾被提議因此橋老舊應予拆除。在雲林縣與彰化縣政府的努力下,使西螺大橋轉型為觀光大橋,2004年11月19日,彰化縣政府更將西螺大橋列入彰化縣歷史建築。
[编辑] 其他
- 建成之後,雲林彰化兩縣居民曾為命名爭執,後來是沿用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使用英譯名,才稱為西螺大橋。
- 在1963年和1968年發行的台幣10元鈔票正面皆印有西螺大橋圖像。參見第一套橫式新臺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