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边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费边社,是二十世纪初英国的一个工人社会主义派别,其传统重在务实的社会建设,倡导建立互助互爱的社会服务。尽管费边社本身并未创建一套完整的社会福利理论,但是在他们的社会实践中,明显地贯穿着期望通过社会各阶层的平等,包括平等的财产、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的分配而至自由,由实践平等和自由的理念达至社会合作和互爱的人际关系的理念。这是英国工人群众对福利国家制度最早、最直接的要求。
[编辑] 費邊主義由來
費邊主義(Fabianism),又稱為費邊社會主義(Fabian Socialism),為英國費邊社(Fabian Society)所倡導的一種民主社會主義學派。
1884年成立於倫敦的費邊社,係由少數具有祉會理想的青年知識分子所組成,重要的代表人物有:韋伯夫婦(Sidney and Beatrice Webb,1859~1947)、蕭伯納(Bernard Shaw,1856~1950)、華萊士(Graham Wallas)、威爾斯(H.G. Wells,1866~1946)與阿特禮(Clement Attlee,1883~1967)。他們以对抗汉尼拔的古罗马名將费边(Fabius Maximus)做為學社名稱的來源,意即師法費邊亞有名的漸進求勝的策略。
費邊主義者的基本信念認為由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實現,是一個漸進而必然的轉變過程。他們看到英國民主憲政的擴展以及勞工組織的發達,足以促成必要的社會改革,因此排斥馬克思階級鬥爭及激烈革命的觀點,主張研究社會實況,以民主漸進溫和的手段,透過選舉投票來解決問題。企圖以國家做為推動改革的工具,主張廢止土地私有制、工業國有化,以及實現各種社會福利。
費邊主義者參與協助英國工黨(The Labour Party)的成立,並成為工黨中頗具影響力的會員,但其重要的貢獻,實在於透過各種活動,包括學術的研究出版、演講、座談會以及暑期學校的舉辦,向社會大眾進行社會主義思想的教育與傳播,喚起社會良知,鼓次改革措施,因而對於教師、公務員、工會領袖、國會議員等等產生很大的影響作用。1889年起陸續出版的費邊社會主義論文集(Fabian Essays in Soci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