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隋朝於605年首次開的進士科,被視為科舉的開始。隋、唐時,「進士科」「明經科」都算是考試科別,明經科考經學和時務策。進士科除考經學和時務策以外,還要“加考詩賦”。因為進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難,一般每次只取二、三十人,僅是明經科的十分之一,故此最為尊貴,地位亦成為各科之首。所謂「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道出了進士科的難度。也因此,时人称进士及第者为“白衣公卿”[1]。
在唐朝,进士考试可以在考前公开推举,称作“通榜”[2]。因此凡是应进士举的人,常常将自己的作品送给朝中有文学声望的人看,希望通过他们宣扬自己的名誉,甚至推荐给主考官。而二者之间的关系称为“知己”。在唐朝,进士及第后,要到吏部进行关试,才能得到官职。
宋代以前,進士只需要通過在尚書省舉行的「省試」。自宋以後,進士一律要經過由皇帝主持的「殿試」一關覆核和決定名次。宋仁宗時,曾發生一名通過省試,但在殿試被黜落的考生憤而投奔西夏。自此以後殿試都只定名次,而不會黜落考生。
在明朝和清朝,殿試封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時一般為七人),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進士是功名的盡頭,就算是對名次不滿意亦不可以重考。民間對各類名次的進士習慣以「狀元郎」稱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