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十通 | |||
---|---|---|---|
序号 | 书名 | 作者 | 卷數 |
1 | 通典 | 唐·杜佑 | 200 |
2 | 通志 | 宋·郑樵 | 200 |
3 | 文献通考 | 元·马端临 | 348 |
4 | 续通典 | 清·嵇璜、刘墉等 | 150 |
5 | 续通志 | 清·嵇璜、刘墉等 | 640 |
6 | 续文献通考 | 清·张廷玉 | 250 |
7 | 清朝通典 | 清·嵇璜、刘墉等 | 100 |
8 | 清朝通志 | 清·嵇璜、刘墉等 | 126 |
9 | 清朝文献通考 | 清·张廷玉 | 300 |
10 | 清朝续文献通考 | 近代·刘锦藻 | 400 |
《通志》,宋朝郑樵撰,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成书。体例仿史记,记录上起三皇,下迄隋唐各代典章制度的政书,“十通”之一。
全书200卷,附考证3卷,包括本纪、年谱、世家、列传、载记和二十略,其中以二十略价值最大。「二十略」包括氏族、六書、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禮、謚、器服、樂、職官、選舉、刑法、食貨、藝文、校讎、圖譜、金石、災祥、昆蟲草木等二十門類,幾乎含藝天地萬物、無所不包。二十略部份是鄭樵獨創的,像氏族、六書、七音、都邑、草木昆蟲等略,為舊史所無。鄭樵說:“總天下之大學術,而條其綱目,名之曰略,凡二十略,百代之憲章,學者之能事,盡於此矣。”涉及諸多知識領域,堪稱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