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口英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語表記 | |
---|---|
日語原文 | 野口 英世 |
假名 | のぐち ひでよ |
羅馬字 | Noguchi Hideyo |
野口 英世(1876年11月9日—1928年5月21日),是一位日本出生的世界著名醫學家,家鄉在福島縣耶麻郡豬苗代町。他對細菌學有深入的研究,並為了研究黃熱病而前往西非的加納生活,最後更身染黄热病而離世,享年51歲。為紀念他對世人的貢獻,日本的1000日圓紙幣印有他的肖像。
目录 |
[编辑] 生平
1876年11月9日,野口英世出生在福島縣一個貧農家庭。父親名為佐代助、母親名叫鹿(シカ)。小時候名字叫作"清作"。因為年幼時左手被火燒傷,手指都黏在一起。常受到歧視與欺負,卻不服輸而且勵志向學。因為成績優秀,成為當時學校的“生員”(代課老師),有時代替老師站上講台。雖然家境貧窮,但在恩師小林榮的幫助之下,仍然能入讀高等小學。也由於周遭人們的幫助,得以為燙傷的左手動了手術。看了為自已治療的醫生渡部鼎的身影而立志於醫學。
1893年豬苗代高等小學畢業後,在血脇守之助的幫助下,進到東京芝的伊皿子坂上的高山齒科醫學院裏打雜,並在濟生學舍裏學習醫學。1896年,20歲便取得醫生證書。之後,在1898年改名英世,並在高山齒科醫學院擔任講師。同一年,開始在北里柴三郎的北里傳染病研究所服務。但是,由於研究所內的工作人員都是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出身的,他因為學歷的理由而受到同事的冷遇。另一方面,在擔任Shimon Frekisnar博士來日的引導工作時,他接受了遠渡美國的邀請。
1900年,為了尋求出路,請Frekisnar博士幫忙到了美國,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取得助手的工作,開始了蛇毒的研究工作。
1904年在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任職,1911年8月發表了"梅毒螺旋菌純綷培養成功"。他的名字也一躍轟動了世界醫學界。(但是之後,這種螺旋菌的純綷培養誰也沒有再試成功,所以還被懷疑中。)並且,陸續發表了小兒麻痺的特定病原體及狂犬病的特定病原體(但是,後些年都受到否定)等輝煌成果。因此,他在1914年、1915年被提名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但他最終還是沒有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1915年9月、回國。在横滨港、許多人跑出來迎接野口英世。他在日本各地舉行演講会、許多人都邀情他去演講,讓他在日本的時候忙得不可開交。另一方面、日本的医学界就連一場演講會也不請他出席、可見他們對野口英世的態度相當冷漠。因此他拒絕日本。以後,野口英世沒有再度回國。
[编辑] 評價
野口英世曾被三度提名諾貝爾醫學獎,而最後一次有機會獲獎,卻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而宣布取消頒獎。這可以說是有點欠運氣。
[编辑] 對後世的影響

- 2004年11月1日發行的日圓1000圓鈔票印有他的肖像。
- 1970年代,有量以小學生為對像的野口英世關連書籍發行。其後,不少對醫科的學生都聲稱要以他作為榜樣。
- 這個特殊的出版現像,亦被當時出版的漫畫記錄了。在當中至少兩集漫畫,大雄的父親給大雄買了《野口英世》的傳記要他看,但為大雄所拒絕。
- 2004年9月13日,野口英世出生地的郵政局,即福島縣耶麻郡豬苗代町的“翁島郵局”改名為“野口英世里郵局”。
[编辑] 參考
- 『背信の科学者たち』(W.ブロード , N.ウェード) 多くの科学者のデータ捏造の形跡を取り上げています。野口英世の数々の業績は現代では価値がないことも指摘しています。 化学同人 ISBN 475980160X (1988年)
- 『遠き落日』 渡辺淳一による伝記的小説 ISBN 4041307147、ISBN 4041307155 (角川文庫)
- (1992年映画化(松竹) 監督:神山征二郎、主演:三田佳子・三上博史)
- 『Dr.NOGUCHI』 (週刊少年マガジン連載 原作:むつ利之)
- 『栄光なき天才たち』 (週刊ヤングジャンプ連載 原作:伊藤智義、漫画:森田信吾 第4巻に収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