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領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The Link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
|
上市公司 (港交所:0823) | |
成立時間
|
2004年 |
總部地點
|
香港 |
重要人物
|
鄭明訓 主席 蘇慶和 行政總裁 |
地產業 | |
商場、停車場租賃 | |
http://www.thelinkreit.com/ |
領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The Link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港交所:0823)是一家香港的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是現時亞洲最大的房地產信託基金。現任主席為鄭明訓,於2007年1月29日宣佈辭職並於同年4月1日生效,其職務由蘇兆明(Nicholas Robert SALLNOW-SMITH)接替。 領匯行政總裁是蘇慶和(Victor H W SO)。
領匯基金是香港房屋委員會分拆其商業物業及停車場而成立。曾經在2004年12月進行公開發售,但由於房委會沒有在招股書中披露法律風險,受法律程序所礙,房委會被迫宣佈擱置上市,而未能成功為香港房屋委員會套取資金。不少人認為領匯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受到動搖,但亦有人認為事件維護了香港的法治。2005年11月,領匯重新接受公眾認購。
[编辑] 2004年領匯風波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由於早年因實行香港前特首董建華的八萬五政策,而開支龐大,及後又停售居屋,導致財政進入困境,因而缺乏資金。所以在2004年初香港房屋委員會決定分拆其商業物業及停車場,使其證券化成立領匯基金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藉以籌集資金。但是由於公屋商場為房委會僅有的財政主要來源,公屋居民擔心公屋商場私有化後,將使房委會唯一的盈利收入來源斷絕,最終導致公屋租金上升。此外,由於公屋居民中有不少為老弱長者,他們亦擔心公屋商場私有化後以盈利為先,不再提供現有的廉價消費品。他們並認為房委會這行動違反《房屋條例》中,香港房屋委員會需確保為居民提供生活設施的規定。
以盧少蘭為代表的公屋居民,在立法會議員鄭經翰、陳偉業等的支持下,於公開發售期間向高等法院提請司法覆核,結果因公屋居民繼續上訴而使此事件形成公眾關注。期間房委會為求令領匯早日上市,曾要求法庭將盧少蘭本來28日的上訴期縮短到少於24小時。盧少蘭最終在無代表律師的情況下在上訴庭敗訴。但是由於終審法院沒有權力像高等法院的原訟庭及上訴庭縮短上訴期限,形成領匯的不明朗因素,最終房委會宣佈擱置上市,而公屋居民亦「成功」阻止領匯上市。導致2005年1月1日,投資領匯的小投資者在香港皇后像廣場舉行集會,抗議公屋居民被喻為「阻人發達」的行為。另一方面,領匯事件亦引發香港對公共資產私有化的討論,2004年12月25日130名學者及民間人士聯合發表聖誕宣言,呼籲社會討論公產私有化,希望各界正視當下嚴峻的社會不公平及貧富分化問題。2004年12月30日,超過30個民間團體發出聯合聲明,反對公共資產私有化。
[编辑] 2005年再度上市
2005年11月14日,領匯再次公開招股,共發行19.25億基金單位,每手500個單位,連同經紀佣金等費用,入場費最多為4940港元。單位的定價在9.7至10.3港元,散戶獲5%折扣,即9.22至9.78港元。由於投資環境及利息與去年有別,領匯再次招股對公眾的吸引力,估計不如去年。
2005年11月25日領匯港交所:0823首日掛牌股價勁升,股價大漲14.56%至11.80港元,中午一度觸及11.85高位。
2005年12月,英國對沖基金TCI持有17.95%股權,成為最大單一股東,香港股票市場正揣測TCI購入領匯基金單位的目的,可能會令領匯被狙擊,或試圖干預領匯的營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