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吻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吻龍 保护现状:化石 化石年代:下白堊紀 |
||||||||||||||||||||
---|---|---|---|---|---|---|---|---|---|---|---|---|---|---|---|---|---|---|---|---|
分类 | ||||||||||||||||||||
|
||||||||||||||||||||
学名 | ||||||||||||||||||||
Altirhinus kurzanovi Norman, 1998 |
高吻龍(學名Altirhinus)是鴨嘴龍超科下的一個屬,生活於下白堊紀的蒙古。牠是雙足行走的草食性恐龍,但在攝食時則會是四足站立的。整個身長由鼻端至尾巴約8米。單是頭顱骨就有760毫米長,有著一個遼闊的口,並在鼻端上有一個明顯的高拱,高吻龍亦因此得名。
高吻龍是於1998年被命名,名字是由拉丁文的「altus」(意即「高」)及古希臘文的「rhinos」(即「鼻子」的意思)。當中只有一個種,學名為「A. kurzanovi」,是為紀念俄羅斯聞名的古生物學家Sergei Kurzanov於1981年發現此恐龍的化石標本。
目录 |
[编辑] 發現歷史
所有已知的高吻龍標本都是於1981年由蘇聯及蒙古科學家的共同考察團在蒙古東戈壁省的Khukhtek地層中發現。該地層是於下白堊紀阿普第階至阿爾布階生成,距今約125-100百萬年前。鸚鵡嘴龍及原始甲龍科的沙漠龍亦在這個地層中被發現。
發現的有不同年代及大少的化石標本。完模標本是一個左面完整保存的頭顱骨,及一些顱後的手、腳、肩及盆骨。另外一些頭顱骨碎片,連同一些肋骨、脊骨碎片及一個完整的前肢亦被發現。第三個標本則保存著很多四肢的骨頭及一列34節的尾巴脊骨。兩個更細的骨骼碎片亦被發掘,相信是屬於幼龍的。
高吻龍的化石原先被認為是屬於1952年發現的東方禽龍(Iguanodon orientalis)[1]。但是發現的東方禽龍都只是碎片,差不多不能與歐洲的英國禽龍(I. bernissartensis)分辨[2]。由於東方禽龍與1981年發現的標本沒有不同的特徵,而該標本卻又明顯不是屬於禽龍,所以必須替標本立一個新名。英國古生物學家大衛·諾曼(David B. Norman)就於1998年將其命名為高吻龍(Altirhinus kurzanovi)。
[编辑] 分類
高吻龍明顯是演化的禽龍下目,是鴨嘴龍科的基底,但是在屬及種的安排上卻有著分歧。
在最初的描述中,牠是與禽龍屬及無畏龍屬同樣包括在鴨嘴龍科中[3]。而其他後期的分析發現高吻龍卻是比這兩個屬更為演化,但對比始鴨嘴龍屬、原巴克龍屬及鴨嘴龍屬則較少[4][5][6]。而較早的兩項研究都將原賴氏龍放在高吻龍與鴨嘴龍之間,但後者則認為兩個屬都是同一分支。
而只有一項研究指福井龍就是高吻龍的基底[5]。
[编辑] 古生物學
高吻龍很多方面的構造都引起對其習性的猜測。
[编辑] 運動
由於高吻龍的前肢約為後肢的一半長度,牠似乎主要是雙足行走的。但是牠的腕骨厚而結實,手掌上的三隻中間手指較闊、高度延伸及在末端有像蹄的骨頭,可見牠的前肢亦是用來支撐重量。就像其他鳥腳亞目,高吻龍會有很多時間是保持四足姿勢,可能是當攝食時。
[编辑] 攝食
雖然前肢的中間三隻手指很厚及可能用作支援重量,而外邊的手指卻是另一個情況。就如禽龍屬,第一隻手指是一個簡單尖銳的尖刺。除了用作防衛外,這尖刺可能用作破壞水果或種子的硬殼。第五隻手指就與其他手指對立,可能是用作抓食物。
在其口部前端的角質素喙及在口部兩邊的主要牙齒有著很大的縱裂,令兩個部份能分開運作,所以高吻龍可以一邊用喙剪開食物,一邊用牙齒咀嚼。很多草食性的哺乳動物都有著相似的適應性,利用牠的門牙來剪開食物,而不影響臼齒咀嚼。
高吻龍是其中一種演化的禽龍下目,有著鼻端向外伸展形末端。這是可能與鴨嘴龍科趨同演化的例子。這些適應性亦是很多草食性哺乳動物也有的。現今的牛、馬及白犀牛都有闊的口鼻,而所有都是牧草動物。牧草一般都是在地面上,若高吻龍的闊口鼻就如其他物種一樣用作牧草,這可以同時解釋了牠那負載重量的前肢,是為使頭部能更貼近地面。
[编辑] 鼻拱
高吻龍那個鼻拱的特徵是由鼻骨形成的,而類似的結構亦有在澳洲的木他龍身上發現。這個鼻拱有很多不同功能的建議。牠可能是存放冷凍血液、保存水份、或提高嗅覺的組織。或者,它可以發聲或影像以促成動物間的溝通。由於只有兩個頭顱骨被發現,有可能這個鼻拱只是存在於某一性別,但無論是那一性別,它都可能是作為性的表示,就像現今的象海豹。
[编辑] 參考
- ↑ Rozhdestvensky, A.K. 1952. [Discovery of iguanodonts in Mongolia.] Doklady Akademiya Nauk CCCP. 84(6): 1243-1246. [in Russian]
- ↑ Norman, D.B. 1996. On Asian ornithopods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1. Iguanodon orientalis Rozhdestvensky, 1952.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16: 303-315.
- ↑ Norman, D.B. 1998. On Asian ornithopods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3. A new species of iguanodontid dinosaur.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22: 291-348.
- ↑ Head, J.J. 2001. A reanalysis of the 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Eolambia caroljones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1(2): 392-396.
- ^ 5.0 5.1 Kobayashi, Y. & Y. Azuma (2003). "A new iguanodontian (Dinosauria: Ornithopoda)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Kitadani Formation of Fukui Prefecture, Japan".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3(1): 392-396.
- ↑ Norman, D.B. 2004. Basal Iguanodontia. In: Weishampel, D.A., Dodson, P. & Osmolska, H. (Eds.). The Dinosauria (2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41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