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鱼腥草 | ||||||||||||||||
---|---|---|---|---|---|---|---|---|---|---|---|---|---|---|---|---|
![]() 鱼腥草 |
||||||||||||||||
分类 | ||||||||||||||||
|
||||||||||||||||
学名 | ||||||||||||||||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
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原名蕺菜又名折耳根,在分類學上屬雙子葉植物三白草科(Saururaceae)蕺菜属,具有有腥臭味的草本植物。摸過後,會在手上留下濃烈的臭魚腥味,故名之。
鱼腥草生长于阴湿处或山涧边,常可在野地、路旁、庭園樹下等較陰濕的地方發現,大片蔓生。植物高20-80厘米。茎的下部伏地蔓生、生根,上部直立。叶对生,顶端有穗状花序,離瓣花類中的不完全花,無花萼、無花瓣,淡黃綠色穗狀花序,兩性花,白色似花片的構造為大型總苞片,長在花序基部,花期5—7月,果期7—10月。
该植物中国南方各地较常见。
目录 |
[编辑] 中药用途
鱼腥草全草入药,辛、凉、有小毒,具有清热、利尿,消肿、解毒的功效,民间用治肺脓疡、乳腺炎、中耳炎等。广东地处南方,天气湿热,故广东民众常用之煮水(煲凉茶)喝,以起清热解毒之效。
[编辑] 作为食物
可為野菜蔬食,煮過就沒有腥味。在云南和贵州各地,鱼腥草是一种凉菜的原料,主要食其根茎。方法是洗干净后切段,拌酱油、辣酱、葱、盐食用。口感比较独特,初食者需要适应后才会喜欢吃。在四川,也叫猪鼻拱,除了利用根茎,做凉拌菜或炒菜之外,还将叶子当做蔬菜。在越南、老挝,叶子是很重要的作料。日本少数农村家庭也偶尔摘叶子做油炸菜的一种材料。
[编辑] 传说
传说鱼腥草为观音菩萨所传。唐三藏西天取经之时,观音池中的金鱼下凡成精,后被观音菩萨显现出鱼篮之像收服。观音因其在通天河吃了许多童男童女,造孽深重,怜人间疾苦,故而将功德池中的水草种子撒播人间,用来治病救人,普渡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