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imax 100輕機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T Kinetics Ultimax 100 | |
---|---|
![]() Ultimax 100 Mk 4 |
|
類型 | 輕機槍 |
來源地 | 新加坡 |
服役歷史 | |
服役期間 | 1985年-現在 |
使用者 |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斐濟、宏都拉斯、印尼、巴布亞新幾內亞、祕魯、菲律賓、新加坡 |
戰爭 | 印尼及菲律賓反游擊行動、2006年斐濟軍事政變 |
製造歷史 | |
設計者 | James Sullivan |
設計日期 | 1980年代早期 |
製造商 | 新加坡技術動力(Singapore Technologies Kinetics) |
製造日期 | 1982年-現在 |
製造數量 | 80,000 (新加坡)、 不詳 (出口) |
相似種類 | Ultimax 100 Mk 3、 Ultimax 100 Mk 4、 Ultimax 100標凖型、 Ultimax 100傘兵型 |
規格 | |
重量 | 4.9公斤(空槍) 6.8公斤(連100發彈鼓) |
長度 | 1024毫米 (連槍托) 810毫米 (沒有槍托) |
槍管長度 | 508毫米 (標凖型) 330毫米 (傘兵型) |
|
|
彈藥 | 5.56 x 45毫米 |
口徑 | 5.56毫米 NATO |
發射系統 | 氣動,轉動式槍機 |
發射速率 | 400-600發/分鍾 |
出口初速 | 970 米/每秒(M193彈) 945 米/每秒(M855彈) |
有效射程 | 460米 (M193彈) 800米 (M855彈) |
供彈方式 | 30發彈匣或100發彈鼓 |
Ultimax 100輕機槍由新加坡的新加坡技術動力(Singapore Technologies Kinetics)製造,定位為班用機槍,是新加坡軍隊的制式輕機槍。
目录 |
[编辑] 設計
Ultimax 100採用氣動、開放式槍機,發射北約5.56 x 45毫米彈藥,以100發彈鼓或北約標準30發M16彈匣供彈,可選擇射擊模式包括安全(保險)及全自動,部份型號更有安全(保險)、單發、三連發及全自動。
Ultimax 100採用射程可調『窺孔』式照門,槍管上的剌刀座通用所有對應M16的剌刀,導氣量選擇鈕可改變射速,裝有前握把及兩腳架以對應不同的射姿。
[编辑] 特點
由於機匣運作方式與一般輕機槍不同,而是類似自動步槍的固定後座(Constant Recoil)原理,Ultimax 100的精度較高及後座力較低。Ultimax 100射速較低,比一般輕機槍較易命中移動目標。
Ultimax 100以全自動輕機槍作設計定位,但只要熟習控制扳機,亦可輕易做出單發效果。由於Ultimax 100重量輕、扳機滑順,射擊時比其他同級輕機槍較為穩定。
[编辑] 改進型
原型的Ultimax 100裝有固定的重槍管,其後的Mk3改為裝有可快速更換的槍管,包括長508毫米(20寸)標準槍管和330毫米(13寸)短槍管版本。
Ultimax 100的槍托可快速坼除,在坼除槍托後仍可穏定射擊,亦附有輕型兩腳架。
在Mk3及Mk4改進型開始,Ultimax 100仍可以100發彈鼓或北約標準30發M16彈匣供彈,但使用M16彈匣須改裝彈匣左面成兩個固定孔。由於100發彈鼓內部彈簧彈力強大,重新裝彈必須使用外置工具。
Mk4改進型中,加裝了“全自動”、“單發”、“保險”的射擊模式選擇鈕及改為使用類似C-Mag的半透明的双室彈鼓(以觀看子彈數量)。Ultimax 100 Mk4的套件改為兩根長重槍管,有效射程為800米,由於遠距離射擊時以照門瞄準較困難,裝上瞄準鏡較為適合。
[编辑] 使用國
Ultimax 100由新加坡在1982年開發及制造,克羅地亞共和國、斐濟、洪都拉斯、印尼、巴布亞新畿內亞、祕魯、菲律賓亦有裝備,亦曾被美國海軍陸戰隊作輕機槍(班用機槍)測試,但最後FN Minimi(M249)成為制式輕機槍。
[编辑] 外部連結
- (英文)-CIS Ultimax 100
- (英文)-ST Kinetics Ultimax 頁面
- (英文)-ST Kinetics Ultimax PDF格式
页面分类: 轻机枪 | 5.56 x 45毫米槍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