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public of the Fiji Islands Matanitu Tu-Vaka-i-koya ko Viti फ़िजी गणराज्य 斐濟群島共和國 |
|||||
|
|||||
国家格言:Rerevaka na Kalou ka Doka na Tui(斐濟語) 敬畏上帝,榮耀女王 |
|||||
国歌:《上帝保佑斐濟》 《God Bless Fiji》 |
|||||
自然地理 (实际管辖区) |
|||||
![]() |
|||||
首都 | 蘇瓦 | ||||
最大城市 | 蘇瓦 | ||||
面积
|
|||||
海岸线 | 1,129千米 | ||||
时区 | UTC +12 | ||||
人民生活 | |||||
官方语言 | 英語、斐濟語、印度斯坦語 | ||||
人口 | |||||
政治文化 | |||||
政治体制 | 軍事政府 | ||||
国家领导人 | |||||
主要节日 | 國父紀念日:5月30日 斐濟日:10月10日 |
||||
经济实力 | |||||
货币单位 | 斐濟元(FJD) | ||||
GDP | 28.61億美元(2005年估計) PPP-54.47億美元(2005年估計) |
||||
人均GDP | 3,454美元(2005年估計) PPP-6,375美元(2005年估計) |
||||
HDI | 0.758(中,2006年) | ||||
中央银行 | 斐濟儲備銀行 | ||||
国家资料 | |||||
国家代码 | FJI | ||||
国际域名缩写 | .fj | ||||
国际电话区号 | +679 | ||||
斐濟群岛共和國位於南太平洋,瓦努阿圖以東、湯加以西、吐瓦魯以南。該國的群島共包括了322個島嶼,當中106個島嶼為有人居住,另有522個小島。當中Viti Levu和Vanua Levu兩個主要島嶼的人口佔全國的87%。國家名稱是源自「島嶼」的湯加語,並變為斐濟語的“Viti”。
目录 |
[编辑] 歷史
早在17世紀,便有東南亞裔人士抵達斐濟定居,比歐洲的探險家要早一些。
1643年,荷蘭探險家阿貝爾·塔斯曼抵達斐濟,是首位踏足此地的歐洲人。他們最初也是到該處定居,直至1874年,斐濟成為英國殖民地。斐濟於1970年從英國獨立,1987年發生了兩起軍事政變,第一次是有人不滿政府由當地的印度裔壟斷,第二次是要求廢除君主立憲,實施共和制,以總統取代總督,其國家名稱也從當時的「斐濟自治國」改為「斐濟共和國」,1997年改為現在的國名「斐濟群島共和國」。
2006年5月6日,议会选举举行。5月18日,选举委员会确认,在众议院的71个议席中,团结的斐济党获得36个席位,斐济工党得到31个议席,联合人民党获得两个议席,其余两个议席为独立竞选人获得。团结的斐济党领导人莱塞尼亚·恩加拉塞宣誓就职总理。[1]
2006年12月5日,斐济武装部队司令弗兰克·姆拜尼马拉马称,军方已完全接管政府并控制了全国,解除总理恩加拉塞的职务,他本人暂时代行总统职务。[2]12月6日,过渡政府总理乔纳·塞尼兰加卡利宣誓就职。[3]1月4日,姆拜尼马拉马宣布将总统职务交还给拉图· 约瑟法·伊洛伊洛。[4]1月5日,姆拜尼马拉马宣誓就任过渡政府总理。[5]
[编辑] 政治
[编辑] 行政區劃
斐濟分為2個直轄市、4個行政區和Rotuma島。直轄市分別是蘇瓦(Suva)和勞托卡(La-utoka);行政區分別是中央區(Central)、西區(Western)、北區(Northern)和東區(Eastern)。
[编辑] 地理
[编辑] 經濟
[编辑] 人口
[编辑] 種族
[编辑] 文化
[编辑] 语言
斐济的宪法规定了三个语言为官方语言,分別是英语、斐济语和印度斯坦语(Hindustani)。其中,英语由英国殖民者所引入,印度斯坦语是居住在斐济的印度族裔的主要语言,而斐济语则是斐济本民族的语言。据斐济宪法规定,斐济公民有权利使用其中任何一种语言同政府机构沟通,需要的话政府应及时提供翻译人员。
由于斐济受英国殖民统治超过一百年,英语成为了斐济本民族和印度族裔最常用的语言。不同族群间沟通一般是用英语,政府机构、教育机构、金融和法律机构也一般以英语为主。
斐济语是斐济的民族语言,属于南岛语族。与同属南岛语族的美拉尼西亚语较为接近,但由于长期与玻利尼西亚民族接触,因此也受到玻利尼西亚语系中的湯加语的影响。
印度斯坦语是在斐济居住的印度族裔和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们所讲的主要语言。与印度次大陆所讲的印地语和乌尔都语有一定区别,但只是类似中国不同方言间的区别,并不妨碍相互交流。
除了上述三种官方语言,斐济还有很多其他的语言。其中在该国西部的很多方言,同官方的普通话(Bau Standard)差别很大,甚至可以被认为是另一种语言。另外,很多斐济的印度人除了说印度斯坦语外,也说泰米尔语。还有少数说比哈里语(Bihari)、孟加拉国语和其他语言。而在该国的罗图马岛上,主要使用罗图马语(属于玻利尼西亚语的一种)。
[编辑] 宗教
信奉基督教的人佔52.9%,而信奉印度教和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各佔38.1%和7.8%
[编辑] 國定假日
在宗教上,斐濟奉行多元宗教自由主義,由於有不同種族人口聚居斐濟,故此,從斐濟的國定假期中可以反映到該國的多元共容文化。
日期 | 節日名稱 | 備註 |
1月1日 | 元旦 | 在斐濟某些地區,慶祝新年的時期可以長達多個星期甚至一整個月 |
每年2月或3月份 | Holi | 印度教節日——顏色的節日 |
每年3月或4月份 | Ram Naumi | 印度教節日,慶祝Lord Ram出生, |
每年3月或4月份 | 復活節 | 傳統基督教節日 斐濟政府將復活節星期日及之前的星期五列為公眾假期 |
5月30日 | 國父紀念日 | 慶祝斐濟首位政治家,譽為「斐濟國父」的Sir Laka Sukuna的日子,為該國長達一星期的慶祝期的最後一天 |
每年7月份 | 憲法日 | 紀念確立採用「斐濟憲法」 |
每年7月份 | 穆罕默德誕辰 | 伊斯蘭教重要節日,慶祝穆罕默德出生,每年慶祝日根據回教曆 |
每年9月份 | 蔗糖節 | 在Lautoka市舉行,每年慶祝日不定 |
10月10日 | 斐濟日 | 紀念該日為斐濟被割讓與英國(1874年),及從英國獨立出來(1970年) 斐濟政府會舉行長達一個星期的斐濟週,以多姿多采的慶祝項目來表現該國的多元文化 |
每年10月或11月份 | Diwali | 印度教的「燈節」,供奉印度教代表富裕和繁榮的女神LakshmiHindu 每年慶祝日不定 |
12月25日 | 耶誕節 | 傳統基督教節日 |
[编辑] 参见
[编辑] 外部連結
|
![]() |
---|---|
安提瓜和巴布达 | 澳大利亚 | 巴哈马 | 孟加拉 | 巴巴多斯 | 伯利兹 | 波札那 | 文莱 | 喀麦隆 | 加拿大 | 塞浦路斯 | 多米尼克 | 斐濟 | 冈比亚 | 加纳 | 格林纳达 | 圭亚那 | 印度 | 牙买加 | 肯尼亞 | 基里巴斯 | 莱索托 | 马拉维 | 马来西亚 | 马尔代夫 | 马耳他 | 毛里求斯 | 莫桑比克 | 纳米比亚 | 瑙魯 | 新西蘭 | 奈及利亞 | 巴基斯坦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 | 圣卢西亚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 萨摩亚 | 塞舌尔 | 塞拉利昂 | 新加坡 | 所罗门群岛 | 南非 | 斯里蘭卡 | 斯威士兰 | 坦桑尼亚 | 湯加 |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 圖瓦盧 | 乌干达 | 英国 | 瓦努阿图 | 赞比亚 |
大洋洲 | |||||||
|
|||||||
世界地理索引 | 非洲 | 美洲 | 南极洲 | 亞洲 | 歐洲 | 各国首都 |
太平洋岛屿 |
主要岛屿:钓鱼台列岛 | 香港島嶼 | 库页岛 | 千岛群岛 | 琉球群岛 | 台湾岛 | 舟山群岛 | 海南岛 | 崇明岛 | 加里曼丹岛 | 菲律宾群岛 | 苏门答腊岛 | 新几内亚岛 (伊里安岛) | 新西蘭群岛 | 马里亚纳群岛 | 爪哇岛 | 小巽他群岛 | 苏拉威西岛 | 摩鹿加群岛 | 廖内群岛 | 新加坡岛| 阿留申群岛 | 温哥华岛 | 夏洛特皇后群岛 | 雷维利亚希赫多群岛 | 科隆群岛 | 复活节岛 | 火地岛 | 彼得一世岛 | 亚历山大一世岛 | 塔斯马尼亚岛 | 独岛 | 纳土纳群岛 | 马都拉岛 | 查塔姆群岛 | 鬱陵島 |
波利尼西亚群岛 |
夏威夷群岛 | 中途岛(美) | 威克岛(美) | 埃利斯群岛(图瓦卢) | 湯加群岛 | 社会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 | 土布艾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 | 土阿莫土群岛 (法属波利尼西亚) | 马克萨斯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 | 纽埃岛(新西蘭) | 萨摩亚群岛(分属萨摩亚)和美属萨摩亚 | 托克劳群岛(新西蘭) | 库克群岛 | 莱恩群岛(基里巴斯) | 菲尼克斯群岛(属基里巴斯) | 约翰斯顿岛 | 瓦利斯群岛(法) | 富图纳群岛(法) | 皮特凯恩群岛(英国) |
美拉尼西亚群岛 |
俾斯麦群岛(巴新) | 所罗门群岛 | 圣克鲁斯群岛(所罗门群岛) | 新赫布里底群岛(瓦努阿图) | 新喀里多尼亚岛(法) | 斐济群岛 |
密克罗尼西亚群岛 |
马里亚纳群岛(属北马里亚纳和关岛) | 加罗林群岛 (属帕劳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马绍尔群岛| 瑙魯岛 | 吉尔伯特群岛(属基里巴斯) |
南海诸岛 |
东沙群岛 | 西沙群岛 | 中沙群岛 | 南沙群岛 |
日本列岛 |
本州岛 | 四国岛 | 九州岛 | 北海道岛 | 对马岛 | 隐歧岛 | 伊豆诸岛 | 淡路岛 | 佐渡岛 | 小笠原群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