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侠五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侠五义》是由石玉昆原著的一部武侠小说,后由评书表演艺术家以评书的形式进行推广。後來俞樾认为第一回狸猫换太子“殊涉不经”,參考《宋史》和《默記》等正史將之改寫成七俠五義。最早的三俠(或者七俠中的前四俠)是南俠展昭、北俠歐陽春和攣生兄弟雙俠丁兆蘭、丁兆蕙,其實是四俠,俞樾又增加小俠艾虎、奇俠黑妖狐智化、隱俠小諸葛沈仲元共為七俠;五義便是陷空島五鼠鑽天鼠盧芳、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和錦毛鼠白玉堂。今有《三俠五義》、《七俠五義》兩本流傳。
该评书由宋仁宗年间,包公陈州放粮铡国舅龐昱,审判千古冤案狸猫换太子案,御猫展昭出世,五鼠闹东京汴梁,锦毛鼠白玉堂保钦差顏查散查办襄阳城,三度勇闖沖霄樓,最後遭萬刃穿心,“銅網之內血漬淋漓”,命丧冲霄楼,白眉大侠徐良出世,群雄大破冲霄楼等故事,摻雜不少冥靈迷信荒誕不經的內容。魯迅說此書“而獨於寫草野豪傑,輒奕奕有神,間或襯以世態,雜以詼諧,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中國小說史略》)
该评书主要是以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播讲,后续故事为《七侠小五义》、《白眉大侠》、《龙虎风云会》、《三上小蓬莱,火烧碧霞宫》(尚未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