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运动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南亚运动会(Southeast Asian Games)是一项两年一次的大型综合地区性体育赛事,参赛的国家包括了东南亚地区的11个国家,赛事由国际奥委会和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监督的东南亚运动会联盟管理
目录 |
[编辑] 参赛国家
国际奥委会代码 | 国家 / 奥委会使用名称 | 首次使用 | ISO代码 | 备注 |
---|---|---|---|---|
BRU | ![]() (國際奥委会使用名: 文莱达鲁萨兰国) |
1988 | BRN | - |
CAM | ![]() |
1956 | KHM | - |
INA | ![]() |
1956 | IDN | 代码IHO使用时间 1952 国际足联代码 IDN |
LAO | ![]() (國際奥委会使用名: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
1980 | LAO | - |
MAS | ![]() |
1956 | MYS | - |
MYA | ![]() |
1996 | MMR | 代码BIR使用时间 1948-1992 |
PHI | ![]() |
1924 | PHL | - |
SIN | ![]() |
1948 | SGP | - |
THA | ![]() |
1952 | THA | - |
TLS | ![]() |
2004 | TLS | 代码IOA使用时间 2000 |
VIE | ![]() |
1952 | VNM | - |
[编辑] 历史
东南亚运动会自身的起源是东南亚半岛运动会,1958年4月22日,东南亚半岛各国代表队在出席日本东京的第三届亚运会期间进行磋商,同意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运动组织。东南亚半岛运动会这个概念最初由泰国奥林比克委员会副主席Laung Sukhumnaipradit先生率先提出的,目的在于联系地区性的体育活动以及共同提高竞技水平,加强东南亚地区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泰国,缅甸,马来亚联邦(今天的马来西亚),老挝,南越和柬埔寨(以及此后的新加坡)是这项运动会的创始成员国,这些国家同意今后每两年举办一次,从而形成了东南亚半岛运动会联盟委员会。
在1959年11月12日-17日,泰国的曼谷举办了首届的东南亚半岛运动会,来自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南越和老挝的超过527名运动员和官员角逐了运动会的12个大项。
1975年第八届运动会中,东南亚半岛运动会联盟扩从了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加盟,两个国家在1977年正式加入了联盟,一些年后东南亚半岛运动会联盟更名为现在大家所熟知的东南亚运动会。第十届雅加达东南亚运动会上文莱加入,第二十二届河内东南亚运动会中东帝汶加入其中。
东南亚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既有常规的奥运会项目,也有一些富有地域性民族色彩的项目(如马来武术、传统龙舟、藤球等),设项总数也经历了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例如起初东南亚运动会只设12个大项,1979年在雅加达举行的第十届运动会设18个比赛项目,1989年在吉隆坡举行第十五届时设24个项目,而1997年第十九届时有34个项目,而2005年的马尼拉东亚运动会中比赛项目已增至40个项目。
东南亚运动会目前在参赛运动员人数和比赛设项上都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对整个东南亚地区体育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编辑] 历届东道国和举办城市
年份 | 东道国 | 承办城市 | 承办次数 |
---|---|---|---|
1959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曼谷 | 首次 |
1961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仰光 | 首次 |
1965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吉隆坡 | 首次 |
1967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曼谷 | 第二次 |
1971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吉隆坡 | 第二次 |
1973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首次 | |
1975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曼谷 | 第三次 |
1977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吉隆坡 | 第三次 |
1979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雅加达 | 第一次 |
1981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马尼拉 | 第一次 |
1983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第二次 | |
1985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曼谷 | 第四次 |
1987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雅加达 | 第二次 |
1989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吉隆坡 | 第四次 |
1991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马尼拉 | 第二次 |
1993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第三次 | |
1995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清迈 | 第一次 |
1997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雅加达 | 第三次 |
1999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斯里巴加湾市 | 首次 |
2001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吉隆坡 | 第五次 |
2003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胡志明市/河内 | 首次 |
2005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马尼拉等多个地区 | 第三次 |
2007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那空叻差是玛 | 第一次 |
2009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zh-cn:万象;zh-hk:萬象;zh-tw:永珍* | |
2011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
2013年東南亞運動會 | ![]() |
- 如果2007年老挝退出运动会,东道主将改为新加坡
泰国 (5 + 1); 马来西亚 (5); 印度尼西亚 (3 + 1); 新加坡 (3 + 1); 菲律宾 (3); 缅甸 (2); 文莱 (1); 越南 (1); 老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