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蹴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美洲蹴球是一種發源於中美洲的球類活動,有超過三千年的歷史。現時一些地方的美洲土著仍有進行這項運動。由於這運動的歷史悠久,它的詳細規則隨時間和地點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這運動是兩人或兩方對賽。
中美洲蹴球所使用的球是硬膠質,而球場則是長形的。球場的兩邊築有高臺,使球不致飛出場外。有時在球場的兩端會立柱。
蹴球場在中美洲各處都有設立。在一些地區,幾乎所有較大的遺址都有蹴球場,其他地區則可能少一些。現存最大的蹴球場長 166 米,寬 68 米。
[编辑] 意義
蹴球除了是當地人 (包括兒童) 的休閒活動,也具有宗教意義。正式的比賽常被認為是天上的神明或地下世界的主宰之間的鬥爭,而球本身代表太陽。
在正式比賽中,落敗一方的領隊會被斬首或取出心臟以作活祭品,他的頭骨會被用作新球的球心。但亦有地方如奇琴伊察,勝利一方或落敗一方的領隊被用作犧牲的说法同时存在。
蹴球是古代中美洲藝術的重要題材。很多中美洲古文明的雕刻、壁畫等均有關於蹴球的描述,大大方便了現代人對該活動的研究。